第二十二章在路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就是大宋在边境布局,就是王韶的努力之下,蕃部内附。
  为什么要去纠结,王韶是不是谎报田地呢?
  事实上,只要略知军事的,都不会在这时节去纠缠这种事。
  廉又能,当然是最好。
  又不贪钱,又能办事嘛。
  可别说这年代解决不了,千年都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可的解决方案啊。
  但他向刘瑜提到一个问题:“高遵裕不足以大用。”
  刘瑜很以为然,本来他对高遵裕就不太感冒,又有了韩缜的建议,于是就派王四,去请刘昌祚过来京师。
  日子便在这样各方的书信来往之中,慢慢的消逝。
  而还没到京师,刘瑜这一行,已隐隐有了中军大帐的感觉,各方信使如云聚散,有来举荐人,有刘瑜写信去征辟人的,有来送交边境情报,有刘瑜调集之前闲置的人等,例如彭孙等人的。
  各种各样的指令,不断的发出去,调人只是一个方面,调钱,调商队作为情报保障等等。
  程颢渐渐地,在这一行里,就处于一个从属的位置了。
  而让他痛苦的,不是这件事,他本来就是不怎么想当官,想做学问的人。
  让他痛苦的是,刘瑜使唤起他来,似乎很顺手!
  “我开始后悔接下这桩差事。”程颢也禁不住抱怨。
  但每每到了这种时候,刘瑜就义正辞严地说:“伯淳兄不可自弃,所谓为君父分忧,为生民……”
  “闭嘴!”程颢也是忍无可忍了。
  刘瑜可一点不在意,闭嘴就闭嘴,反正他是完全把程颢忽悠成自己的幕僚了。
  “重要的,还是不用给他开薪酬。”刘瑜早上出发之前,起来跟王四晨跑时,这么对王四说道,“你雇个学徒工,要管他吃喝拉撒对吧?你要雇个大师傅,那不得了,你还得给分红吧?你看,伯淳兄这一路任劳任怨,不用花咱一分钱对吧?这可是天下知名的大学问家呢!”
  王四听着都感觉脸上发烫:“少爷,这不太好吧?”
  “为啥不好?”刘瑜这身体已经很适应跑步这项运动了,保持这种每小时十公里左右的时速,他边跑边说话,呼吸都不会乱。
  “要不咱们还是给点钱吧?”
  刘瑜倒也不拒绝给钱:“那四哥你说给多少?”
  “以前,以前村里的老先生,考秀才没考上,去读书一个月得给十斤米,我家里穷所以去不了……”
  “四哥你不能这样,这样程伯淳的门生弟子会把你弄死的。”刘瑜很认真地对王四说道。
  “老先生连秀才都没考,程伯淳是进士出身不说,人家还是天下知名的大学问家,你敢比照着村里老先生?他那些个门生弟子,绝对百分百,把你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四听着有点慌:“程先生的弟子,这么能打?”
  “不是打,就这大宋朝,不论你走到哪,都有人骂你,骂你,骂你家人,骂你兄弟,骂你父亲,骂你后代,你怕不怕?”
  “怕。”王四也光棍。
  “那就别比照那连秀才都没考上的老先生,好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