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算帐(2 / 3)
但刘瑜是真的续不上来啊!
就算他刘某人,能背出大宋列代宰执;就算他刘某人,能把此后数十年的开封府尹名单都背出来;就算他是能背出许多宋代诗词的文科生,也不成啊!
他不愿当文钞公,也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为什么?因为韩琦这句诗,原本就没有下一句的!
没错,传世就这么半截,叫刘瑜怎么给他续?
“刘白狗,给你七息,续不上来,前番事,今遭却要算个分明。”韩琦却还偏偏较上真。
“相爷,下官字子瑾,可否不要叫这混号?实在有辱斯文啊!”
“你续上来了,就是刘子瑾;续不上,就是刘白狗。五息。”
不单是韩忠一脸怜悯望着刘瑜了,杨时和那些皇城司亲事官,也是感觉这回玩完了。
这位韩相爷,可不是曾公亮,这位真是吃不得亏的主啊!
有说他是可以托孤的大臣;
有说他是礼贤下士;
有说他磊落而英多,任人之所不能任,为人之所不敢为。
但谁觉得韩琦韩相爷是好脾气?那大约是个真傻瓜了。
韩琦当政时,司马光要罢练勇,韩琦不同意这蠢主意,司马光那是激恼,是啊,韩琦包容听受,所谓“无几微见于颜面”,然后呢?司马光的奏折上个五六回,韩琦就五六回都给硬压着;
监察御史里行王陶说韩琦跋扈,韩琦面无愠色,然后呢?
王陶很快就去被踢出京师,跑去卫州当知州了。
杨时都忍不住要开口了,但他又不是苏东坡,也不是秦少游,怎么可能就这么张口就来?
所以真的感觉是要玩完,刘瑜答不出来,他们这一行人,都得吃挂落的。
韩琦纵不在中枢,把他们这一行人玩死,那还真是一句话的事。
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刘瑜竟就开口了:“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看穿繁华皆幽梦,衰草荒烟红药恹。”
二十四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红药桥。
二十四桥自汉代而建,历经数朝起落,所以刘瑜接这两句,倒也算合了起承转合的。
这也是刘瑜,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钞。
他可是正经宋词的研究生,那熟读的远远不止唐诗三百首,那几乎是传世的宋词都能随口而出的。作不出什么惊人的诗句,这叫天赋;苏东坡那样随便一首就能传世,那叫天才;凑十四个字出来应景,刘瑜真逼到没办法,咬咬牙,还是能凑出来。
这不是说换个进士来,就能搞得惦的。
要凑出来,也得有刘瑜那一肚子的诗词储备才成。
只不过韩琦听着,却就失笑了:“若前句是说金陵,便把红药改乌衣;
“若是前句说长城,就将红药改孟姜;
“若前句是说生离,便把红药改垂柳; ↑返回顶部↑
就算他刘某人,能背出大宋列代宰执;就算他刘某人,能把此后数十年的开封府尹名单都背出来;就算他是能背出许多宋代诗词的文科生,也不成啊!
他不愿当文钞公,也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为什么?因为韩琦这句诗,原本就没有下一句的!
没错,传世就这么半截,叫刘瑜怎么给他续?
“刘白狗,给你七息,续不上来,前番事,今遭却要算个分明。”韩琦却还偏偏较上真。
“相爷,下官字子瑾,可否不要叫这混号?实在有辱斯文啊!”
“你续上来了,就是刘子瑾;续不上,就是刘白狗。五息。”
不单是韩忠一脸怜悯望着刘瑜了,杨时和那些皇城司亲事官,也是感觉这回玩完了。
这位韩相爷,可不是曾公亮,这位真是吃不得亏的主啊!
有说他是可以托孤的大臣;
有说他是礼贤下士;
有说他磊落而英多,任人之所不能任,为人之所不敢为。
但谁觉得韩琦韩相爷是好脾气?那大约是个真傻瓜了。
韩琦当政时,司马光要罢练勇,韩琦不同意这蠢主意,司马光那是激恼,是啊,韩琦包容听受,所谓“无几微见于颜面”,然后呢?司马光的奏折上个五六回,韩琦就五六回都给硬压着;
监察御史里行王陶说韩琦跋扈,韩琦面无愠色,然后呢?
王陶很快就去被踢出京师,跑去卫州当知州了。
杨时都忍不住要开口了,但他又不是苏东坡,也不是秦少游,怎么可能就这么张口就来?
所以真的感觉是要玩完,刘瑜答不出来,他们这一行人,都得吃挂落的。
韩琦纵不在中枢,把他们这一行人玩死,那还真是一句话的事。
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刘瑜竟就开口了:“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看穿繁华皆幽梦,衰草荒烟红药恹。”
二十四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红药桥。
二十四桥自汉代而建,历经数朝起落,所以刘瑜接这两句,倒也算合了起承转合的。
这也是刘瑜,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钞。
他可是正经宋词的研究生,那熟读的远远不止唐诗三百首,那几乎是传世的宋词都能随口而出的。作不出什么惊人的诗句,这叫天赋;苏东坡那样随便一首就能传世,那叫天才;凑十四个字出来应景,刘瑜真逼到没办法,咬咬牙,还是能凑出来。
这不是说换个进士来,就能搞得惦的。
要凑出来,也得有刘瑜那一肚子的诗词储备才成。
只不过韩琦听着,却就失笑了:“若前句是说金陵,便把红药改乌衣;
“若是前句说长城,就将红药改孟姜;
“若前句是说生离,便把红药改垂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