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崩坏的皇城司(2 / 3)
那三个汉子被骂得胀红了脸,赵楚拉住两个转身要走的同伴:“那些兄弟,还在皇城司呢!家里老少,还等着吃饭!”
所幸刘瑜很快就起来晨跑,两名皇城司亲事官,带着八个入内院子的杂役护卫左右。
刘瑜出门见着他们三人,招了招手,让他们跟在后面。
跑了大约六七里路,刘瑜回头看那三人已然喘得不行,便折了小巷,兜了回家,安排这三人和入内院子的杂役一起,烧了热水洗澡更衣、吃早餐等等。
吃了早饭,换了衣服,刘瑜倒也没有拿捏什么腔调,直接让李宏牵了马过来,上了马,李宏和其他三名逻卒,也上了战马护卫左右;那十数入内院子的杂役,和赵楚、吴三、柳逸三人,就小跑跟在后面,一行人便往皇城司那边去了。
去过皇城司,石得一还没过来公事房视事。
那皇城司里的逻卒、入内院子,但凡见着刘瑜的,却是纷纷长揖、抱拳行礼,有称“直秘阁”的,有叫“刘直阁”的,也有唤“刘秘阁”、“刘相公”,乃至“直秘阁大老爷”等等。
这些人,并没有李宏他们,对刘瑜的死心塌地。
但刘瑜一走,石得一过来任事,两相对照,却就人人想起刘瑜的好处了。
石得一宫里的子子孙孙颇多,过得来,随便一个侍候石得一的小黄门,也敢对皇城司的亲事官指指点点。这在刘瑜任事期间,是绝对没有的事。就算李铁牛这心腹家人来送饭,出入也是主动让当值逻卒搜身,以示清白。
甚至程颢也服从了刘瑜订下的规矩,出入搜身检查登记。
一开始程颢是不干的,认为有辱斯文。刘瑜也没勉强他,只让当值逻卒在记录的本子上写上一句“拒查”,然后让程颢签押。签押了两三回,当时正在全城搜捕西夏刺客,程颢觉得不对,日后要破不了案,自己在这签押簿上,很另类的再三“拒查”,岂不是刘瑜不说,也禁不得别人推敲?
程颢是爱惜羽毛的,不愿自己名声留下污点,也就从了,只不过搜查一般是由蔡京、杨时他们来做。有了程颢这位士大夫中的大佬在前做榜样,连司马光过来,都捏着鼻子从了。
可石得一来的第一天,就把这本子烧了。
“刘子瑾订的规矩,干咱家底事!”
这皇城司的管理,被他这么搞,能不混乱?
再就石得一贪财便不说了,跟刘瑜这样,自己掏钱出来请大伙吃喝的官长,向来就少有。
他还贪功,要真有案子,他占大头,下面的人也认了。
问题是没案子,石公公也要搞出案子来!
这不是就让下面亲事官眜着良心,胡乱捉人么?又没什么好处,谁乐意?
而且他捉人,不是跟刘瑜一样,查无实据就放了。
那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啊!
“请石公公过来吧。”刘瑜对当值的亲事官说道。
但那看守大狱的入内院子,苦笑着拱手回话:“刘直阁大老爷,您还是把人提走吧!”
“相公,借一步说话。”当值的亲事官也是一脸无奈。
刘瑜点了点头,跟他行到边上,只听那亲事官低声禀道:“相公把人提走,这边报个暴毙,这事就了结。若是寻得石公公过来,只怕这事倒就不好办,小人等怕也要吃挂落啊!”
就是刘瑜不提,石得一也睁只眼闭只眼,算这事过去。
如果硬要石公公过来,那就是刘瑜摆明车马,要来跟石得一撕撸,到底皇城司是谁的基本盘了!
石得一直接和刘瑜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差遣,是人家刘瑜辞了职,他才来接手的,万一刘瑜用他那直奏权限,跟皇帝和相爷说一声自己还想来上班呢?别说刘瑜不可能这么干,万一呢?
刘瑜于细作方面的天赋和才华,就是中枢宰执也不得不服吧? ↑返回顶部↑
所幸刘瑜很快就起来晨跑,两名皇城司亲事官,带着八个入内院子的杂役护卫左右。
刘瑜出门见着他们三人,招了招手,让他们跟在后面。
跑了大约六七里路,刘瑜回头看那三人已然喘得不行,便折了小巷,兜了回家,安排这三人和入内院子的杂役一起,烧了热水洗澡更衣、吃早餐等等。
吃了早饭,换了衣服,刘瑜倒也没有拿捏什么腔调,直接让李宏牵了马过来,上了马,李宏和其他三名逻卒,也上了战马护卫左右;那十数入内院子的杂役,和赵楚、吴三、柳逸三人,就小跑跟在后面,一行人便往皇城司那边去了。
去过皇城司,石得一还没过来公事房视事。
那皇城司里的逻卒、入内院子,但凡见着刘瑜的,却是纷纷长揖、抱拳行礼,有称“直秘阁”的,有叫“刘直阁”的,也有唤“刘秘阁”、“刘相公”,乃至“直秘阁大老爷”等等。
这些人,并没有李宏他们,对刘瑜的死心塌地。
但刘瑜一走,石得一过来任事,两相对照,却就人人想起刘瑜的好处了。
石得一宫里的子子孙孙颇多,过得来,随便一个侍候石得一的小黄门,也敢对皇城司的亲事官指指点点。这在刘瑜任事期间,是绝对没有的事。就算李铁牛这心腹家人来送饭,出入也是主动让当值逻卒搜身,以示清白。
甚至程颢也服从了刘瑜订下的规矩,出入搜身检查登记。
一开始程颢是不干的,认为有辱斯文。刘瑜也没勉强他,只让当值逻卒在记录的本子上写上一句“拒查”,然后让程颢签押。签押了两三回,当时正在全城搜捕西夏刺客,程颢觉得不对,日后要破不了案,自己在这签押簿上,很另类的再三“拒查”,岂不是刘瑜不说,也禁不得别人推敲?
程颢是爱惜羽毛的,不愿自己名声留下污点,也就从了,只不过搜查一般是由蔡京、杨时他们来做。有了程颢这位士大夫中的大佬在前做榜样,连司马光过来,都捏着鼻子从了。
可石得一来的第一天,就把这本子烧了。
“刘子瑾订的规矩,干咱家底事!”
这皇城司的管理,被他这么搞,能不混乱?
再就石得一贪财便不说了,跟刘瑜这样,自己掏钱出来请大伙吃喝的官长,向来就少有。
他还贪功,要真有案子,他占大头,下面的人也认了。
问题是没案子,石公公也要搞出案子来!
这不是就让下面亲事官眜着良心,胡乱捉人么?又没什么好处,谁乐意?
而且他捉人,不是跟刘瑜一样,查无实据就放了。
那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啊!
“请石公公过来吧。”刘瑜对当值的亲事官说道。
但那看守大狱的入内院子,苦笑着拱手回话:“刘直阁大老爷,您还是把人提走吧!”
“相公,借一步说话。”当值的亲事官也是一脸无奈。
刘瑜点了点头,跟他行到边上,只听那亲事官低声禀道:“相公把人提走,这边报个暴毙,这事就了结。若是寻得石公公过来,只怕这事倒就不好办,小人等怕也要吃挂落啊!”
就是刘瑜不提,石得一也睁只眼闭只眼,算这事过去。
如果硬要石公公过来,那就是刘瑜摆明车马,要来跟石得一撕撸,到底皇城司是谁的基本盘了!
石得一直接和刘瑜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差遣,是人家刘瑜辞了职,他才来接手的,万一刘瑜用他那直奏权限,跟皇帝和相爷说一声自己还想来上班呢?别说刘瑜不可能这么干,万一呢?
刘瑜于细作方面的天赋和才华,就是中枢宰执也不得不服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