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里通敌国(2 / 3)
斗权力名望、斗权势门生、斗兵魂将魄、斗人脉宗亲、斗银子财力……大宋都有,斗辩论的,那是不第秀才当讼棍干的勾当,上不得台面。
刘瑜倒不慌张,抬手一拱:“不敢当,王翁谬赞了。”
“你倒有几分胆色,老夫现在唯一不明白的是,你这特奏名、权发遗,是走的谁门路?”
权发遣,一般是不会在差事前面,加这么个前缀的。
要不是就知、权知,判、权判之类的。权发遣是什么情况呢?官面上的说法,是“因其资轻而骤进,故於其结衔称‘权发遣’以示分别。”
例如刘瑜只有九品,要他去当八品县令,那就权发遣知某县,不够级别。
但对于刘瑜和范仪来说,这三个字,就是满满的恶意了。
他们的差遣,原本是吏目干的啊!
吏员干的差事,派遣他们来干,还用上“权发遣”,不是恶意是什么?
范仪那种,明显就是上峰不待见,他叔父去找了关系,生生挖出个坑,教他领一份薪水——大宋官员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有个实职差遣,怎么也能养活一家子了。
为了这份钱粮,范仪也就不讲究面子了,家里还指着他养呢。
可刘瑜不是,他本来就不是正经进士出身,他是特奏名,特招的。
完全可以不给他派实职差遣啊。
而如果钱银使足了,能让上面为这特奏名出身的官员,派个实缺,又不是知一县、判一州的官职,随便派去当个主簿、县尉的不行?
刘瑜不是朝官,想要“管勾左右厢公事”那自然是做白日梦。
但不行给他个军巡判官,或是坐实了“勾当城南左军厢公事”好了。
把那没有官身的厢虞候挤走也行啊,让他当个街道主任。
哪怕是帝都的街道主任,也算有个交代。
也没必要弄到左军厢来,还恶意满满的“权发遣”来羞辱人啊!
人都把钱使足了,特奏名都能派实缺了,也不过就是当个街道主任,何必这样?
但偏偏刘瑜又有个大理寺评事的寄禄官!
这有点问题,大理寺评事品级很低,但却是很正统的起步。
干得好的话,可以一路去到宰执。
这在范仪眼里,看不出问题,在王参军这掌管六曹文书的官场老油子眼里,却就觉得有些不对了。为防刘瑜背后站着哪位大佬,所以他才先伸手掂一掂刘瑜的成色,结果又是出乎他意料。
如果真有大佬站后面,不会这么跟他斗嘴。
那大佬实足位高权重,又和刘瑜亲近,那刘瑜大可拂袖便走,甚至上来抡起巴掌抽王参军耳光;
若是跟那大佬不够亲近,也应该先认了怂,回头去找大佬伸张就是啊。
在情在理,完全犯不着这么来斗嘴拉仇恨。
看不透,所以王参军便直接问。
官场,不怕问出来被笑话,怕的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返回顶部↑
刘瑜倒不慌张,抬手一拱:“不敢当,王翁谬赞了。”
“你倒有几分胆色,老夫现在唯一不明白的是,你这特奏名、权发遗,是走的谁门路?”
权发遣,一般是不会在差事前面,加这么个前缀的。
要不是就知、权知,判、权判之类的。权发遣是什么情况呢?官面上的说法,是“因其资轻而骤进,故於其结衔称‘权发遣’以示分别。”
例如刘瑜只有九品,要他去当八品县令,那就权发遣知某县,不够级别。
但对于刘瑜和范仪来说,这三个字,就是满满的恶意了。
他们的差遣,原本是吏目干的啊!
吏员干的差事,派遣他们来干,还用上“权发遣”,不是恶意是什么?
范仪那种,明显就是上峰不待见,他叔父去找了关系,生生挖出个坑,教他领一份薪水——大宋官员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有个实职差遣,怎么也能养活一家子了。
为了这份钱粮,范仪也就不讲究面子了,家里还指着他养呢。
可刘瑜不是,他本来就不是正经进士出身,他是特奏名,特招的。
完全可以不给他派实职差遣啊。
而如果钱银使足了,能让上面为这特奏名出身的官员,派个实缺,又不是知一县、判一州的官职,随便派去当个主簿、县尉的不行?
刘瑜不是朝官,想要“管勾左右厢公事”那自然是做白日梦。
但不行给他个军巡判官,或是坐实了“勾当城南左军厢公事”好了。
把那没有官身的厢虞候挤走也行啊,让他当个街道主任。
哪怕是帝都的街道主任,也算有个交代。
也没必要弄到左军厢来,还恶意满满的“权发遣”来羞辱人啊!
人都把钱使足了,特奏名都能派实缺了,也不过就是当个街道主任,何必这样?
但偏偏刘瑜又有个大理寺评事的寄禄官!
这有点问题,大理寺评事品级很低,但却是很正统的起步。
干得好的话,可以一路去到宰执。
这在范仪眼里,看不出问题,在王参军这掌管六曹文书的官场老油子眼里,却就觉得有些不对了。为防刘瑜背后站着哪位大佬,所以他才先伸手掂一掂刘瑜的成色,结果又是出乎他意料。
如果真有大佬站后面,不会这么跟他斗嘴。
那大佬实足位高权重,又和刘瑜亲近,那刘瑜大可拂袖便走,甚至上来抡起巴掌抽王参军耳光;
若是跟那大佬不够亲近,也应该先认了怂,回头去找大佬伸张就是啊。
在情在理,完全犯不着这么来斗嘴拉仇恨。
看不透,所以王参军便直接问。
官场,不怕问出来被笑话,怕的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