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你一个人(5 / 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重耳十分淡定的坐在席子上,将空碗放下,没有回答吴纠的话,反而发问说:“楚王,重耳是晋国送来的质子,若是楚国与晋国开/战,您会杀我么?”
  吴纠笑了笑,没打一个磕巴,说:“自然不会。”
  小重耳说:“既然楚王不杀质子,那么重耳也不会如何。”
  他说着,顿了顿,盯着案子上的那只空碗,又说:“若有朝一日,重耳有幸继承晋国的国君之位,还要报答楚王的不杀之恩。”
  吴纠笑眯眯的说:“哦?怎么报答?”
  小重耳一本真/经的木着一张虎头虎脑的小/脸,思考了一下,很严肃的开口,只说了四个字:“退避三舍。”
  吴纠一听,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小重耳的话,让他想起了退避三舍的这个典故。
  当年重耳流/亡到楚国之后,因为感激楚成王的收留,需要诺言,若是以后回到了晋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一定会感激楚成王,若是两国不幸交战,那么晋国定然退避三舍。
  古时候行军打仗,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出九十里,这样一来,一个国/家都退出来了,其实意思就是主动避让。
  不过在后来,重耳成功继位晋国国君之后,晋国果然与楚国有了正面冲/突,楚国想要逐鹿中原,晋国也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发展到中原地带,著名的濮城之战,南北逐鹿就此展开,重耳用兵如神,果然退避三舍,避开了楚国的主兵马,抄后路剪断了楚国进攻的两翼兵马,竟然用退避三舍这个办法,全歼楚国左右军,最后的结果就是,重耳虽然退避三舍,但是夺得了濮城之战的胜利,从此楚国一蹶不振,晋国快速崛起。
  吴纠是读过历/史的人,濮城之战可谓是春秋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因为这个战役楚国四万大军,晋国三万大军,这是典型的以少胜多,却胜的漂亮的战斗,吴纠记忆很深刻。
  吴纠听到重耳许诺“退避三舍”,感叹了一下重耳的才华,小小年纪,别看只有肚量大,其实心思也不小,不过吴纠倒是没有忌惮重耳的“出尔反尔”,毕竟退避三舍重耳是真正做到了,只是因为楚成王急于扩张自己的地盘,无休无止,没有夯实国内的基础,因此很大程度造成了这次战役的失败。
  吴纠觉的,若是楚国在自己手上,绝不会发生这样重大的失误,也不会和重耳闹到那样的决裂的地步,更加不会和东方强国齐国闹到这种两军对垒的地步。
  吴纠倒是觉得秦国的做法十分可取,很多人都觉得秦国在战国时期多么不可一世,嬴政统/一天下,然而在春秋时期竟然如此默默无闻,实在是不科学,不过仔细一看就能发现,其实秦国在春秋时期并非是默默无闻,而是平稳的增长,春秋诸代秦国国君,基本没有太大的过失,因此这才促成了四百年后的统/一。
  吴纠笑眯眯的盯着重耳看了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说:“好啊,重耳要记得今日的话,他日寡人定然亲自送你回国……继位。”
  重耳轻笑了一声,像模像样的拱手说:“多谢楚王。”
  小子推根本没听懂,此时他还太小了,一脸萌萌的,“滋溜”一口喝光了所有的鸡汤,粉嘟嘟的嘴巴上都是油光,十分满足的眨着自己的大眼睛,小重耳嫌弃的说:“你看看你,嘴巴上都是油,难看死了。”
  小子推连忙用小帕子仔仔细细的把自己的嘴巴擦干净,然后凑过来,眨着大眼睛,嘟着嘴巴让小重耳看,真诚的说:“公纸,现在好看点儿了么?”
  何止是小重耳,吴纠也被萌的血槽瞬间空掉,捂着自己心口已经不行了,小重耳则是趴在案子上,小子推连忙推着小重耳,说:“公纸公纸,你肿么啦?肚子痛痛嘛?”
  小重耳则是说:“不,先别理本公子……”
  嬴豫的病情很快好转了,毕竟是心病,再加上吴纠好吃好喝的膳食调理,没有不好的道理,水渠也步入正轨,吴纠就打算回到楚国去了。
  就在吴纠准备发出的前夕,突然有人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吴纠一看,竟然是斗祁!
  斗祁在郢都做镇,不知怎么突然就跑了过来,斗祁火急火燎的,满头大汗,见到吴纠“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吓了众人一跳。
  吴纠说:“莫敖,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斗祁说:“王上!巴军趁王上不在都城,竟然突然发兵攻打那处城,那处城守城阎敖因为惧怕巴军来势汹汹,竟然弃城泅水而逃!如今不知去处!那处城不攻自破,巴军已经抵达郢都城南门,都城危险,请我王速速回国,主持大局!”
  吴纠一听,猛地眯起眼睛,说:“巴国。”
  巴国显然是有准备的,趁着吴纠不在郢都城中,开出大军突然攻击楚国。
  吴纠似乎有些坐不住了,也不等明日再出发,虽然已经是黄昏,却下令说:“斗射师,下令全军出发,日夜兼程,迅速赶回郢都!”
  “是!我王!”
  嬴豫也听说了这件事情,连忙点了粮草送给楚国,让他们在路上备用,楚国军/队马上就要出发回到郢都城,嬴豫和斗廉刚刚表明/心意,如今江国正在修建水渠,嬴豫也不能离开,斗廉却不得不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