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春日正午的光, 将城市晒得暖洋洋又亮堂堂。
  苟玳坐在窗边的沙发上,阳光像抖落的碎金,钻过半开合的纱帘, 轻轻覆盖在他脸上。
  如同最完美的艺术品镀上了金子。
  傅巧明推门而入, 看到的就是这般场景。
  ‘世间奇景!人间绝色啊!’傅巧明在心底第一百零一次感叹。
  傅巧明本以为,美丑的存在, 会随着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而消殆。久了便不觉惊艳, 也没有初见时的冲击。
  比如她学生时代一路暗恋过的各款男神。心底暗自欢喜一阵, 再过一阵一看,也就这样罢了。
  越是好看的存在, 兴奋感的减弱度越强,也就是传说中的审美疲劳。
  然而他们朝夕相处的老板,越看越觉美得不可方物。
  傅巧明第一次发现,原来小说里“看到一个人,引以为傲的理智都消失殆尽”这种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苟玳没有注意到傅巧明, 他正为上官静娴提交的新财报头疼不已。
  ==
  在苟玳看来,【不饿吗】会引起巨大舆论效应,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毕竟,这app若不是他自己搞出来的,他看到了, 恐怕也会难得留个app评价——奇葩!
  然而热度不代表赚钱,口碑不代表能变现。
  否则当年盛极一时的小黄车也不会破产。
  所有企业存在的前提——是盈利。
  当年火热的资本市场, 太多人被“创意”迷花了眼。
  一堆创业者以为是自己是兔云, 手上的项目就是未来的“阿里趴趴”。一堆投资者以为自己是伯乐, 看上的初创期企业未来必将飞黄腾达。
  然而他们违背了企业生存的前提, 在烧尽投资人的钱,没有下一个傻子接手后,只能草草落幕,留下一滩烂泥。
  在苟玳看来,【不饿吗】无论引起多大的舆论争议,多众人皆知,多耳熟能详,它也没有任何盈利的可能——因为最初创造【不饿吗】时,苟玳就未曾赋予其盈利功能。
  然而财报没骗人。
  它确确实实有了净利润,并且逐日增长。
  在扣去了没有门槛的体检支出,平台日常运营费用,几乎全额倒贴的配送费后,其还是盈利了!
  苟玳怀疑自己可能被某种奇怪力量诅咒了。
  作为一位信奉科学人士,苟玳决定好好研究下【不饿吗】为何能够盈利的原因。
  大多数外卖软件的收益渠道,并非来自于用户,而是来自商家。
  前期商家可以免费入驻,等到平台站稳脚跟,就要向你收取管理费和流水抽成。不交无所谓,只要你不担心客户流失。当平台力量强大时,个人力量是难以与其对抗的。
  平台通过压榨商家,把压榨来的钱以优惠券方式返还给用户,从而在软件市场竞争中抢占优势。
  商家需要向平台购买排名,购买广告,购买宣传,这是外卖软件最大的一块收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