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松年这回笑了,问这个人:“几曾见过君王有法?”
  ——你见过皇帝需要遵循的法典吗?
  一群人全哑巴了。
  全都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皇帝的职责除了四时祭祀之外,别的都不算强制规定。除了有天灾而需要皇帝认错之外,不管皇帝做了什么,他都不必向天下人认错。
  天下的法典,都是教皇帝如何管理天下人的,都是他去管别人的,没有人能管他。
  确实,每一个士子都有责任去告诉皇帝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但皇帝没有必要一定要听!
  他听了,那是美德!
  美德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十个皇帝里有一个能时常听一听臣子的劝诫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通常是十个里一个也没有。
  而黄松年,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徐公,他不以教导天下,教育皇帝为已任。他带着整个黄家的行为准则就是:皇帝说的一定是对的。
  第四个傻子——所有人在事后都骂死他了——开口道:“安乐公主非帝王!”
  黄松年:“行王事,未戴帝冕,亦为帝。”
  ——只要她做的事是皇帝做的,哪怕不戴皇帝的头冠,她也是皇帝。
  他可能还怕这句话不够吓人,又添了一句。
  “吾愿奉安乐公主为帝。”
  不到黄昏,这句“吾愿奉安乐公主为帝”就传遍凤凰台了。
  各家听到这句话后,不少都疑心消息有误,等确认是真的之后,皆大惊失色。
  黄松年跟徐公不同。他禀性人人都知道,畏难爱退,他永远都不是先锋,但如果该跪了,他跪得比谁都快。
  他都跪了,那意味着别人也都该跪了。
  安乐公主有意染指皇权这件事,世家们大概都心里有点数。
  前有朝阳,后面再来一个安乐也不奇怪。
  现在皇帝就是个空名,没人怕他。安乐公主带着鲁人和强军进了凤凰台,生出野心想尝一尝当天下之主的滋味,人人都觉得这还算正常。
  但世家能安坐到如今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没有他们的支持,安乐公主就是真有了那个野心,殿前无人应和,她也坐不久,坐不稳。
  朝阳公主那时是身后有皇帝,手中有帝玺,座下有徐公等人。
  安乐公主可是只有鲁人。
  难道她能凭鲁人为官治天下?
  没有他们支持,她说什么都白搭。
  哪怕黄松年成了“副相”,他们也觉得黄公不会从。
  就是刀斧加身,黄公宁可一死都不会认安乐公主为帝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