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城(2 / 4)
董瑞死活只肯给钱粮,不肯给人,他告诉董诚,城中的丁壮才能保护他们,保护百姓,而不是义军的“许诺”。
所以董诚觉得城外的几百个人没什么。
董瑞却是小心使得万年舟的性格。特别是在董瑞险些被人骗走后,他更是仿佛惊弓之鸟,凡事慎之又慎。
他道:“还是再看看。”
他命人传话给城外的商队,让他们在城外稍等几天。
董诚不解,还怕商队走了,急忙问:“爹,万一他们走了呢?”
董瑞:“走了,就说明他们是真正的商人,到时再把人追回来就行了。如果他们等了好几天,那反倒有诈。这城没什么让人图谋的地方。人来了不肯走,就有问题。”
结果不到半天,商队的消息又传回来了。商队说既然不能放他们进去,他们也不会多纠缠,只是队伍里的水不够了,请问能不能从城里买些水。
董瑞待要说不卖,传话的人已经急切地说:“他们说可以用东西换!他们带了粗盐!”
一听这个,董瑞父子立刻站了起来。
董瑞忙问:“带了多少?”传话的是城门守卫的一个小将军,年纪也有三四十了,急得跺脚:“不多!他们说是给马吃的!可我看了,那盐只要煮一遍,人吃也没问题!是土盐!”
董瑞顾不上多说就带上儿子跟着小将赶往城门。
他们坐着马车到的时候,城门处已经聚了一些百姓,都对着城门外的商队盼望着,虽然连人都看不到。
有的百姓还拿着布袋子,一看就是来买盐的。
看到董家父子到了,纷纷道:
“城主到了!”
“老爷!”
“小公子!”
董诚是董瑞的独子,前面还有三个夭折的哥哥,他排行最小,董瑞以前常抱着他坐车在城中穿行,所以百姓大多都认识董诚,都叫他小公子。
董瑞交待董诚:“你来安抚一下他们,让他们速速散去。”
董诚说:“爹,哪怕不放商队进来,那几车盐也要买下来!”
董瑞点头:“我自然知道。”
董瑞上了城墙,往下一看,就看商队已经在不远处停了下来,马车围成了一个圈。
董瑞问:“那盐呢?”
一个士兵把吊下去的篮子拖过来,从里面拿出一块灰黑色的石头。
董瑞抱着舔了舔,苦咸刺舌,确实是盐石。
他问士兵:“大约有几车?”
士兵有些激动,腿都直发颤,“看着像是五到十车的样子,剩下的都是草。”
董瑞咬咬牙,这样就只能放这些人进来了。
一车盐大概三百斤,十车就是三千斤。三千斤粗盐根本不够整个城的百姓分,但好歹是有盐了,这个商人能带着这么多盐土,他如果肯再来,城里就不会再缺盐了。 ↑返回顶部↑
所以董诚觉得城外的几百个人没什么。
董瑞却是小心使得万年舟的性格。特别是在董瑞险些被人骗走后,他更是仿佛惊弓之鸟,凡事慎之又慎。
他道:“还是再看看。”
他命人传话给城外的商队,让他们在城外稍等几天。
董诚不解,还怕商队走了,急忙问:“爹,万一他们走了呢?”
董瑞:“走了,就说明他们是真正的商人,到时再把人追回来就行了。如果他们等了好几天,那反倒有诈。这城没什么让人图谋的地方。人来了不肯走,就有问题。”
结果不到半天,商队的消息又传回来了。商队说既然不能放他们进去,他们也不会多纠缠,只是队伍里的水不够了,请问能不能从城里买些水。
董瑞待要说不卖,传话的人已经急切地说:“他们说可以用东西换!他们带了粗盐!”
一听这个,董瑞父子立刻站了起来。
董瑞忙问:“带了多少?”传话的是城门守卫的一个小将军,年纪也有三四十了,急得跺脚:“不多!他们说是给马吃的!可我看了,那盐只要煮一遍,人吃也没问题!是土盐!”
董瑞顾不上多说就带上儿子跟着小将赶往城门。
他们坐着马车到的时候,城门处已经聚了一些百姓,都对着城门外的商队盼望着,虽然连人都看不到。
有的百姓还拿着布袋子,一看就是来买盐的。
看到董家父子到了,纷纷道:
“城主到了!”
“老爷!”
“小公子!”
董诚是董瑞的独子,前面还有三个夭折的哥哥,他排行最小,董瑞以前常抱着他坐车在城中穿行,所以百姓大多都认识董诚,都叫他小公子。
董瑞交待董诚:“你来安抚一下他们,让他们速速散去。”
董诚说:“爹,哪怕不放商队进来,那几车盐也要买下来!”
董瑞点头:“我自然知道。”
董瑞上了城墙,往下一看,就看商队已经在不远处停了下来,马车围成了一个圈。
董瑞问:“那盐呢?”
一个士兵把吊下去的篮子拖过来,从里面拿出一块灰黑色的石头。
董瑞抱着舔了舔,苦咸刺舌,确实是盐石。
他问士兵:“大约有几车?”
士兵有些激动,腿都直发颤,“看着像是五到十车的样子,剩下的都是草。”
董瑞咬咬牙,这样就只能放这些人进来了。
一车盐大概三百斤,十车就是三千斤。三千斤粗盐根本不够整个城的百姓分,但好歹是有盐了,这个商人能带着这么多盐土,他如果肯再来,城里就不会再缺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