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与刀(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感动了就快来慰问皇帝吧,皇帝刚打完叛逆,正在伤心难过的时候,急盼看到你们这些忠心之人,才能稍解皇帝的忧愁与难受啊。
  ——不来的,都不是忠臣。
  这道圣旨自然凤凰台上下的人都看到了,因为写得好,还流传了出去,想必日后世上又会多一篇美文了。
  姜姬在公主城也有幸看到了这一篇由商人最先抄送来的美文,被称为《徐赋》。
  可见徐公文笔。
  她读来也觉得余香满口。
  这个圣旨真是写得多一分显得凶恶,少一分又变成怯弱,这个程度真是刚刚好。
  她不由得下令让段小情也多多研习此文,最好能习得此文中的分寸二字,以后写公文时,也能长进长进,要写得轻重得宜,就跟这篇圣旨似的。
  段小情现在胆子也大了,在公主面前也不觉得不自在了,还跟姜姬一起探讨这道圣旨会造成什么结果。
  姜姬感叹:“陶然花了半天功夫造势,徐公一招就给解了。”现在只怕人人都要争相向皇帝表忠心了。
  她前后用了多少心思,千方百计推波助澜,让大梁上下离心,凤凰台君臣相疑,结果徐公这一篇赋一出,功夫就全白费了。
  虽然她一直觉得嘴炮治国有点蠢,有吵架的功夫,派兵杀过去不好吗?多简单啊。
  但七百年下来,嘴炮修炼到徐公这个地步,已经可以封神了。所以一言可退百万兵,真的不是虚言啊。
  至少短期内,大梁其他的城池都不敢做小动作了。
  剩下的只有陶然和花万里了!
  真是由不得她不对他们二人下手。
  有徐公在,这两人最好都活着继续找事,这样她才有继续施展的余地,才能继续撬这大梁的墙角。
  她比徐公强的,只在年纪。她不足三十,徐公已经快九十了。她就是真花十年功夫慢慢去磨,去等,等到徐公谢世,这大梁哪还有敌得过她的人?
  姜姬本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现在看来,还是需要徐徐图之。
  罢了,她在鲁国都能花那么多时间,没道理现在不行。
  只不过当时是一无所有,所以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现在她身后有鲁国,所以就急了。
  其实何必急呢?
  这个大梁,它会是她野心的终点,她这一生最美的成就。
  陶然当然察觉到了这篇《徐赋》引起的民间反响,人人争相传阅,议论,赞美。
  这叫他更加不服。
  却也不得不龟缩起来。
  所以,当皇帝让他出城去迎接花万里的时候,原本根本不打算去的陶然,这回乖乖的带着弟子和护卫去了。
  他不得不去。
  徐公一站出来,什么都不用做,就有人跑到他身边去,何况他现在露了一手,立刻安定了凤凰台眼前不稳的局面,更是引人崇拜。
  他现在声望之隆,连皇帝都未必能敌得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