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姬(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武就把手收回去了,盯着她的衣服瞧。
  她还真怕他一门心思在这衣服上,提起了鲁国的事。
  说起“正事”,姜武也把精神提起来,慢慢的说给她听。
  当然,他不是按时间顺序说的,他是按轻重缓急说的。
  在他心里的头等大事,就是他说的第一件:万城来降。
  姜姬走后,姜旦怒而砍人,殿上空了一大半。
  一开始,街上出现了一些零星的不敬之语,都是在骂姜旦的。后来姜武回来了,说的人就少了。姜武又走了,说的人就又多了。
  还有人特意把礼物送到凤城去,好收买姜武一起共抗“劣王”。
  再之后,姜奔上台了。他一上台,就四处罗织罪名,拿人下狱,叫人赎罪,但这赎罪可跟姜姬时不一样,姜姬的目的是钱,要人命都是慢慢来的,不会一口气全把人给害死,激起民奋。姜奔的“赎罪”就成借口了,成了他抄家的借口。
  可他手中无兵啊,就要借姜旦的兵使,姜旦借给他,抄来的钱就全落到姜旦手里了。
  姜奔虽然没抄到钱,却因此成了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他权高位重,不顾廉耻,大王又一味维护,终于成了乐城一霸。
  当然有人恨他。
  可也有人比恨他的人先一步的依附了他。于是人有了,钱有了,势有了。
  兵,他也有了。
  不过是别人替他养着,替他操练着,他一声令下,替他去要人性命。
  冯家两子都有些不忍,就向姜旦建议。姜旦就将这二人送到了凤城。
  大王不肯纳谏,人心惶惶。
  除非世上真的出现一个敢弑君的,不然大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以前还要有一招就是告皇帝,把诸侯王的不义之举告给皇帝,让皇帝来处置。可现在凤凰台这个皇帝什么时候管过事?
  见姜旦已经从英主往暴王方向发展,自然有人存心反抗。
  姜武身边的“义士”就渐渐聚集起来了。
  但姜武貌似不想反,姜旦对这个义兄也很忌惮,在乐城作威作福,没找凤城的麻烦,就算有人建议把姜武手中的兵马分一分,姜旦也没应。
  姜奔想抢姜武的兵,可姜旦不应他,他自己也不敢来找姜武。
  于是姜奔就觉得是他的“功劳”不够大,他还没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上。
  姜姬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他的话,笑问,“难不成,他还想对付龚香?”姜武看了她一眼,摇头:“不知。只是我听说,龚相对姜奔颇为礼遇,让姜奔去收各城赋税就是他的主意。”
  姜姬大笑。
  龚香这坑,挖得好。
  有龚相狼狈为奸,姜奔自然如虎添翼。他原封是大夫,还没有职司,龚相就提议给他加爵位,初封就是二千石,名字也很长,叫“神威如虎骠骑大人”。
  姜姬已经笑得说不出来话了。
  但姜奔很满意这个“大官”,名字这么长,又都是好字,听起来也很威风。还是个大人呢。
  有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高爵之后,姜奔就精神百倍的准备去各城都溜达一圈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