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果为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的人把名片递上来的时候, 通常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很不起眼的角落里, 甚至会用“某”、“人”这种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代称。但他们会把老师、家乡或祖辈姓氏写在最显眼处。
  所以白哥的礼物一开始淹没在了姜姬每天都会收到的庞大的礼物堆里。
  她的侍人会把礼物登记清楚后, 礼物统统变卖, 而名单会送到她的手中。
  龚香那里, 她虽然没有做出要求, 不过他的做法也是礼物大半变卖, 小半留下,当私房或送人,名单也一律汇总后送到她这里来进行比对。
  姜旦和姜武收到的礼物她并没有管。
  姜旦是全都藏起来了, 他很喜欢收礼物,变卖掉的则全换成了金子。
  只有姜武和她一样,变卖后变成了粮食、武器。
  她突然发现他们就像一对夫妻, 钱都是放在一起花的, 最后也说不清楚都花到哪里了。
  总之,他们四人都收到了同一个白姓人氏的礼物, 这件事在一个月后才被发现, 因为这个姓白的跑到龚香府上去求见了。
  龚香府上的管家客气的接待了他, 从他的口音中听出他是帝都的人, 又聊了聊, 发觉此人来历不凡,又叫家里的客卿过去陪聊, 聊到最后发觉这人学识也不错,比他们在座的都好, 直接半强迫的留下了此人。
  等龚香回来后, 亲自接见,才搞清这个就是早就该到的使臣。
  此时已经是四月末,五月初。
  姜姬正在高兴去年的黄米大丰收。
  过去的两年里,乐城附近的百姓除了黄豆之外,已经开始种黄米了,但当时这个还只是偷偷种,因为黄米在以前是算在税里的,通常百姓们辛苦一年,最后几乎全部都会被税官拉走。
  黄豆不同,各种豆类在以前一直是兽料,给牛马吃的,鲁国养马养牛的不多,所以豆料在收税时一般是折成别的东西或钱。
  百姓们敢种黄豆,却未必敢种黄米,至少不敢大大方方的种。
  在他们“试探”过一年以后,发现真的没人管,没人在丰收后来抢,去年就一下子冒出了很多种黄米的。
  毕竟黄米是粮食,黄豆只是肚子饿得不行的时候才去吃的代替品。
  于是,去年的丰收,今年统计到现在终于报上来了,原来种黄豆的,今年有一半以上都改种黄米了,而意外的是黄米竟然大丰收,比以前祖辈们记忆中的收得多得多,好像地突然变肥了,天公作美,当官的也不来找麻烦,各种好运加到一起,就化成了黄米的大丰收。
  今年开春,乐城和凤城全都种的是黄米,黄豆已经失宠了。
  姜姬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百姓们终于自动自发的开始种地了。以前她不是不想让他们种,而是她也不知道该让他们种什么,怎么种,只好一直等,等他们自己愿意去种。
  现在终于有成果了。
  “发令下去,不许收税,不许低价收购黄米,不许那些人去占便宜。”她叮嘱龚香,警惕世家。世家或许看不上黄豆,却未必不会看不上黄米。
  “有了就抓,抓了就杀。”她说。
  龚香清楚公主的底线,没有犹豫就点头了。“公主,其实这也是个机会。”他说。
  黄米丰收,正好可以映证公主真的是神女,有保佑粮食丰产的神力。
  姜姬想了一下,点头让龚香去宣传了。
  这对她有好处。等她到凤凰台后,这个传言会很有用。
  “那个白哥,公主是打算放他回去,还是留下他?”龚香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