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2 / 5)
季平让从人收拾行李,从人一边抱怨一边说:“住了四五年,突然要走,行李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收拾好呢?再说,你还跟人约好了八月去泛舟爬山,难道不要去跟人家说一声你要失约了?”季平自己在收拾书卷,他是想把书全带走的,难得这几年闲暇多,又游走各国,收集了很多书,但匆促之间,显然把两大间书房的书卷全都带走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只能挑最心爱的带走,偏偏拿起来哪一本都舍不得,正头疼呢,听到从人抱怨,道:“别说了,魏国将乱,我们还不赶紧快点走……”
恰好张春来到了,在门外听到这句,笑着进来:“叫我听见了!你不说出来,我可是不会放你走的!”
季平的手上全是灰尘,衣衫也不整齐,赤脚站在榻上,看到张春来进来,怒道:“好不知礼!快退出去!等我收拾好了叫你才许进来!”
张春来笑嘻嘻的退了一步,站在阶下,等季平整冠整衣。等了半晌,冲屋里喊了一句:“编好了没有?”
里面喝骂道,“滚进来吧!”
张春来这才举步上阶,故意慢吞吞的走进屋。
屋里,季平坐在榻上,身后是匆匆堆高的书卷,从人也把地上的箱笼给匆匆收拾到一旁,空出地方来。
张春来上了榻,坐下后才笑道:“快说快说,不是真因为太子归来才要走的吧?”
去年,隆冬大雪时节,魏国王都冒出了件稀罕事。
已经去世的曹大夫的族侄,带着一个总角小儿求见魏王,说小儿是早年魏王后生下的太子。
把魏王都给吓得人仰马翻,连忙叫了许多大臣进宫一同参详此事。
曹大夫的族侄名叫曹非,他也算坦白,自陈早年犯下大错,从家中出走后就去了燕地,后来听说曹家出事,所以回到魏国找寻家人,由于他是以商人之名先到的国都,就不知怎么的,钻到了当时王后的寝宫中。王后伤重待死之际,将当时的太子托负给曹非,让曹非把此子送到王后姐妹,鲁国公主身边代为抚养。
现在太子渐渐长大,他不忍父子分离,才特意将太子送回。
叫张春来看,小太子的身份应当不会有假。因为小太子其实不像魏王,反而像已去的王后,也就是晋国公主。如果来人有意假冒小太子,也会找一个与魏王像的孩子冒充吧?
而且当时王后与太后之间的争斗是魏国的丑事,王后在临死前不信魏王,也不敢相信晋国,把太子远远的送到鲁国去,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鲁国公主收下小太子……张春来是魏国唯一见过摘星公主的人,魏王特意请他来问他,鲁国公主是这样(爱找事)的人吗?
张春来犹豫再三,当着一殿公卿说了实话:“鲁国公主,心胸非凡,不类女子。”
所以,鲁国公主是极有可能留下小太子的。
魏王想了想,转头问从上殿起就不发一语的小太子,“儿啊,寡人是你的父亲,来,叫父王。”
殿中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等这个小太子喊爹。
不料,小太子看了一眼魏王,再看一眼曹非,把头扭开,说:“我不是你的儿子!”
非常的理直气壮。
殿中的人一怔,都笑起来。
魏王也在笑,他倒是挺喜欢这个纯朴的孩子。
曹非把头深深埋下去,“都是某的错。某将小太子送到鲁国公主身边后就离开了,公主虽然教给小太子身世,但小太子却并不想回来,是某把小太子从公主身边偷回来的。小太子一路都想回到鲁国。”
如果这个小太子当殿认爹,很愿意当这个太子,那他的身份当然就会被人怀疑。
但魏王再三问,别人来问,张春来问,小太子一直摇头,要么不答话,要么就说要回鲁。
魏王就把小太子留了下来,不说承认,也不说不承认。
所以现在宫中多了一个身份暧昧的“公子”。 ↑返回顶部↑
所以,他只能挑最心爱的带走,偏偏拿起来哪一本都舍不得,正头疼呢,听到从人抱怨,道:“别说了,魏国将乱,我们还不赶紧快点走……”
恰好张春来到了,在门外听到这句,笑着进来:“叫我听见了!你不说出来,我可是不会放你走的!”
季平的手上全是灰尘,衣衫也不整齐,赤脚站在榻上,看到张春来进来,怒道:“好不知礼!快退出去!等我收拾好了叫你才许进来!”
张春来笑嘻嘻的退了一步,站在阶下,等季平整冠整衣。等了半晌,冲屋里喊了一句:“编好了没有?”
里面喝骂道,“滚进来吧!”
张春来这才举步上阶,故意慢吞吞的走进屋。
屋里,季平坐在榻上,身后是匆匆堆高的书卷,从人也把地上的箱笼给匆匆收拾到一旁,空出地方来。
张春来上了榻,坐下后才笑道:“快说快说,不是真因为太子归来才要走的吧?”
去年,隆冬大雪时节,魏国王都冒出了件稀罕事。
已经去世的曹大夫的族侄,带着一个总角小儿求见魏王,说小儿是早年魏王后生下的太子。
把魏王都给吓得人仰马翻,连忙叫了许多大臣进宫一同参详此事。
曹大夫的族侄名叫曹非,他也算坦白,自陈早年犯下大错,从家中出走后就去了燕地,后来听说曹家出事,所以回到魏国找寻家人,由于他是以商人之名先到的国都,就不知怎么的,钻到了当时王后的寝宫中。王后伤重待死之际,将当时的太子托负给曹非,让曹非把此子送到王后姐妹,鲁国公主身边代为抚养。
现在太子渐渐长大,他不忍父子分离,才特意将太子送回。
叫张春来看,小太子的身份应当不会有假。因为小太子其实不像魏王,反而像已去的王后,也就是晋国公主。如果来人有意假冒小太子,也会找一个与魏王像的孩子冒充吧?
而且当时王后与太后之间的争斗是魏国的丑事,王后在临死前不信魏王,也不敢相信晋国,把太子远远的送到鲁国去,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鲁国公主收下小太子……张春来是魏国唯一见过摘星公主的人,魏王特意请他来问他,鲁国公主是这样(爱找事)的人吗?
张春来犹豫再三,当着一殿公卿说了实话:“鲁国公主,心胸非凡,不类女子。”
所以,鲁国公主是极有可能留下小太子的。
魏王想了想,转头问从上殿起就不发一语的小太子,“儿啊,寡人是你的父亲,来,叫父王。”
殿中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等这个小太子喊爹。
不料,小太子看了一眼魏王,再看一眼曹非,把头扭开,说:“我不是你的儿子!”
非常的理直气壮。
殿中的人一怔,都笑起来。
魏王也在笑,他倒是挺喜欢这个纯朴的孩子。
曹非把头深深埋下去,“都是某的错。某将小太子送到鲁国公主身边后就离开了,公主虽然教给小太子身世,但小太子却并不想回来,是某把小太子从公主身边偷回来的。小太子一路都想回到鲁国。”
如果这个小太子当殿认爹,很愿意当这个太子,那他的身份当然就会被人怀疑。
但魏王再三问,别人来问,张春来问,小太子一直摇头,要么不答话,要么就说要回鲁。
魏王就把小太子留了下来,不说承认,也不说不承认。
所以现在宫中多了一个身份暧昧的“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