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国(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江独自上路, 刚走到合陵就发现单独一个燕人, 并没办法在鲁国通行。
  哪怕他是商人也不行, 因为合陵就不许他国商人进城。只有合陵的商人能进城。
  而且阿江因为自小习箭的缘故, 肩宽背厚, 双臂鼓胀, 一看就是个武人。
  又是燕人, 又是武人,说自己是商人要进城?
  合陵城门不由分说就要将阿江拿下,幸好他跑得快, 不然只怕就要下大狱了。
  他这才想起两回横穿鲁国都是蟠郎带领,而他以前也只去过商城,就以为鲁国所有的城池都像商城一样, 任由商人进出。
  从合陵起, 阿江就不敢再走大城了,他转道向小城、小镇。因为他必须要补充干粮, 要打听消息。
  但小城、小镇一样不好进。他们倒不是反对商人进来, 而是要先问问阿江是卖什么的。
  阿江只带了一匹马, 身上倒有一些盘缠, 就说自己是来买东西的。
  小镇城门有也跟没有一样, 但城门口拥挤的很,许多人都围着城门, 看到阿江,都朝他看。
  城门守卫也是伍长、什长、士兵聚在一起喝茶闲聊, 人数太多, 不好打,也不容易跑。
  那个可能是挨打受罚才站城门岗前盘问的小兵问他:“那你买什么?”
  阿江哪里知道自己要买什么?只好随口说一个:“我想买些黄豆。”
  小兵笑道:“黄豆?家家种的都有,你买它,卖给谁去?”
  身后另一个兵喊道:“那是个燕人!”
  小兵哦了一声,道:“原来你是燕人啊。这样吧,城里的黄豆贵,你到下面的村子去,那里一样的钱可以多收一车呢!”阿江:“……”他是来打听消息的。城里消息灵通,只要在街上转一转,多数都能听到乐城的消息,哪怕有闲人编造的,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内容。
  他要去找蟠郎,当然不能傻头傻脑什么都不管不顾的直接去。
  他这么一路打听着去,心里就会有底了。
  “我还想买些书。”阿江道,“在家乡听说,鲁国有识字书,我想买些带回去。”
  小兵笑道:“说什么来收黄豆的,你其实就是来收书的吧?”
  鲁国现在最出名的书,莫过于《说文解字》。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大家编撰,据说就是由一群不及弱冠的学童编写的,大王的乐城建了一座学府,收容了整个天下的学童,只有不及弱冠的人才能进去。
  这部《说文解字》就是由这些学童编写的,为的是要编写出一部连梳着羊角辫的小儿和从来没读过书的人也能看懂的一部书。
  这部书到现在还没编完,人人都认为它会永生永世的编写下去,最终把鲁国的名字永远流传下去。
  虽然《说文解字》才刚刚在鲁国出现,但鲁字已经流传到相临的郑、燕、魏等国内了,普通平民百姓只需要稍加学习就能认出几十上百个字,这吸引了许许多多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认字的人。
  所以,当《说文解字》以一月一章的形式出现在鲁国后,就迅速流传到了周边诸侯国内。
  目前,仅仅只有六章的《说文解字》说是名动天下也不为过了。
  跟着《说文解字》一起流传出去的还有鲁国公主纸,又叫摘星纸。
  在燕国,也称草帛,树锦。
  回燕国一趟,阿江就见识到了燕国世家有多推崇公主纸。因为漆离回到漆城后,留下守城的漆氏旁系太守就非常郑重的送了漆离一份“大礼”——五十担最上等的鲁国公主纸。
  也就是树浆而非草浆制成的,雪白的摘星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