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逻辑是通的。雷父就是拿不准成功率有多少,已经在家开了好几天会了,把亲信之人都集合起来,一起讨论这个判法,是这个官自己突发奇想,还是上头有意为之?
  经过一番调查,雷父确信,这是上头的人主导的。因为以前没人这么干,突然之间一口气冒出来四五例,同时!这就很明显了。
  但大王为什么这么做呢?
  几人又是一番绞尽脑汁,得出结论:大王想霸占家财。
  ……
  五个人能有多少家财?这个结论显然站不住脚。
  雷父继续跟人讨论给雷藿招赘的可能性,主要是找出大王的目的后,他们想办法往大王那边靠一靠,有大王的支持了,雷家内部的反弹,外部的议论都会少得多。
  雷藿呢,已经从雷父嘴里得知此事了。
  雷藿的感觉很复杂,有一点感动吧,没想到父亲对母亲的感情这么深。在父亲坚持自己的信念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顾忌过她们母女。
  而且招赘这件事她自己从来没想过啊!
  但雷藿和贺英东交谈了一下午,就被贺英东给说服了。对啊,在家里招婿,不就可以一直照顾母亲了吗?
  两人分手后,又分别告诉了贺父与雷父,两家长辈发现:哦,不止我一个人打这个主意啊。
  贺父与雷父交流了一番,都对大王的想法没什么把握。直接试探有点冒险,那就先扔块探路石吧。
  于是,姜姬就听说了发生在乐城世家中间的一件趣事。
  宋家是乐城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世家,但他们家有一个好处,就是家中藏书万卷,因为书多,就交了许多书友,宋家家主不知是有一份痴心,还是真就是喜欢读书人,只要士子去他家借书,他是赠衣赠食赠房子,也就是说,你以看书的名义可以在宋家赖一辈子,住宋家的,吃宋家的。
  宋家的名声当然就很好听了。
  而且宋家是真真正正的独脉单传,一代只能憋出来一个儿子,千顷地里一棵苗。但这个传承,在这一代的宋父身上失效了:他妻子生了个女儿。
  到底是祖宗不保佑?还是送子娘娘给宋家送孩子时忘了看是男是女?反正宋家这一代只有一个女儿。
  宋家有女,其实不关别人的事,但就是有人开始掂记宋家的万卷藏书和宋家的好名声。在他们看来,有女儿,那肯定不能继承这万卷藏书了,那这些书是不是该找个合适的人“送”出去啊?
  大概是宋家的好名声给他们的错觉,不少人都认为宋父会把这些书“托付”给一个爱书的人。
  于是在宋姑娘出生后,宋家来借书的人更多了,都是爱书的书痴,名声传出去,不远百里、千里而来的都有,都是向宋父或明显、或隐晦的保证,他们会好好对待宋家的藏书的,绝不会让宋家的藏书埋没。
  宋父在这种“关怀”下,变-态了。
  姜姬是让人买通贺、雷、宋三家的下人的,家中主人身边的下人几乎都买通了,这世上财能通神,重金砸下,几辈子的忠心都是狗屁。所以她早早的就知道宋父是家里不止一次对着宋母和女儿咒骂那些以借书为名,来“抢”书的士子。宋父甚至还想过趁着刮风下雨打雷闪电,放一把火把家里的藏书全烧了。
  她就知道,宋父已经快被逼疯了。
  所以,她觉得三家之中,宋家是最有可能接受招赘的,在流民中的试验结束后,她在宋家的功夫下的最多,让宋家下人集中围攻宋父,一定要让他做梦都是“招赘”。
  但叫她想不到的是,雷家、贺家也同样看中了宋家。这两家也想招赘,但又不想第一个做,他们需要一个人出来试探一下乐城本地世家对招赘的接受程度有多少,如果接受的人不多,那他们就不会干了,如果宋家这么做了以后,街上骂的人不多,那他们才会继续干。
  于是,在贺家、雷家接连登门之后,宋父搞了个以文会友,意欲为宋女招赘。
  有那万卷书当铒,这件事迅速成为了乐城最近最大的一件新鲜事。
  姜姬得知的时候,这件事已经落幕了。因为宋父刚把风声放出去一天,第二天就说已经选定良才,愿意接受他为宋家赘婿。
  ——可见,宋父是早就选定了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