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墙角(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点头,“先造魏钱。”
  他说,“不要郑钱?”现在最缺粮,郑国粮多,要去郑国买粮,难道不该造郑钱?
  姜姬说:“我就是要用魏钱去买郑粮。”
  姜武:“……”
  他懂了。
  ……她又挖坑了。
  姜武走了,答应她三月之前给她送来三百万魏钱。
  安城,就是以前的金溪、金河与双河城合并的城池,现在处在姜武的管辖之下,整个城都在做一件事:造-假-钱。
  目前这个时代,大规模的商业行为还没有开始萌芽,大商人也没有出世,能以城为依托做商人的已经算是很牛x了。
  以国为依托的商人,真没有。
  各国大王如果缺什么东西了,都是从自己国内想办法满足自己。除非是一些特别的享受的东西,郑丝、魏锦就是这么来的。但这种东西注定需求量很少。就算某个大王发红榜召天下人求什么物,有长生不老仙药的,有仙人踪迹的,有绝世美女,或者某某遗卷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难得就难得在唯一。
  所以也是稀少这一类别里的,注定不可能长期需求,也绝不是必须品。
  在这个层次上,钱的作用很小,多是以物易物。我用一个美女,换你手中宝剑,这样的。
  所以各诸侯国的钱币,不是通用的。
  大纪亡国后,梁帝登基,民间仍用纪钱,但七百多年以来,各地在铸造工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大量的鲁钱出现在魏、赵、郑国的市场中,很快就会引起注意,进而被人发现她的种种盘算与计划。
  所以造-假-钱这件事,势在必行。
  魏国在她这段时间的钻营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魏国的低级官吏尝到了偷国-库的东西出去卖的甜头。
  这是一个盲区。魏王可能会盯着国中大臣的宅邸,和大臣相交的人,甚至是街上百姓们最爱议论的话题。但除王城之外,其他城池的库房?这就很难让他日夜悬心了。
  ——真出事了,还不知道魏王是担心啊,还是高兴啊?
  而且魏国特别好的一件事是,每个城池都有两个系统的库房。
  一个系统的库房中存放粮盐铁钱等物,是魏王的,不是城池自己的;
  一个系统的库房中存放之物则可以用于城池自身。
  也就是说,各城除了每年要给魏王交赋税之外呢,还要再把一部分存放在自己城里的库房中,以备不时之需。
  就是战时。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安排。像鲁国这样全混在一起,结果就造成各城都把城库的东西当私产。真发生战争了,她估计除非让人进去抢,不然各城是不会好好交出来的。
  但好归好,架不住已经过去太久了,可能某一任的魏王刚想出这个主意时,它被施行的很好。但不知过去多少年后,魏人自己都忘了这个库房是干嘛使的了。
  城库是三年一盘,国库是十年一盘。
  姜姬刚听说时就高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