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与赵王(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国位于晋江上游, 沃野千里, 是一个好地方。
  郑国的百姓九成都是靠种地为生, 郑国的粮种之丰, 产粮之巨, 在诸侯国中间是有名的。
  郑国最出名的贡品不是郑丝, 虽然郑丝细、软、轻, 世上只有郑国的丝能包裹梁帝爱妃的娇躯——但最受梁帝喜爱的却是郑国的白米。
  每年,郑国都要向梁帝进贡十万石白米,因为所需量大, 种出来的白米全都要送给梁帝,郑王甚至都不曾尝过郑国米的滋味。
  丁强从郑国归鲁,别的没带, 只偷偷带了一船郑国米。
  他沿晋江而下, 特意租了一艘大船,扮做商人入鲁。
  在鲁国时还看不出来, 但在外面, 没有哪一国的商人不知道鲁国, 也没有哪一个商人没有去过鲁国。
  商人不知鲁, 就像是没当过商人一样出奇。
  丁强扮成商人, 又言明自己是鲁人为商,路上就有不少商人想和他结交, 想借他的船运货,只要能跟着他的货一起进商城再从商城出来就愿意给他三成货物。
  “那你不是亏了?”丁强不解, 只是过一次商城就白给他三成货物, 有必要吗?
  那个商人是个魏商,笑道:“看来你没去过商城。”
  丁强摇头:“确实不曾去过。以前家里只走郑国这条路,从商城出去只有燕国,那里是不毛之地,又有什么可去的?”
  这个魏商大笑,“小哥不知,越是不毛之地,越有我们大展身手的余地!你想啊,那里什么都没有,要什么不都要我们送过去吗?”不过他一顿,又道:“其实燕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一种货物,从他那里买比从别的地方买要便宜得多。”
  丁强问:“是什么?”
  魏商道:“奴隶。”
  过了江州就要下船了,丁强在此地从大船换小船,涟水水浅河窄,大船进不去,进去就趴窝。
  以往这里有许多船家揽生意,找到船行,租上十几条船也是很容易的,但今天丁强一下船就觉得不对,宽广的河面是空荡荡的,看不到来往如织的船,也没有河边讨生活的酒家、酒娘等。
  送他到这里的船主道:“客人,此地租不到船了,船家都跑到通洲和肃洲去了。”
  丁强忙道:“为何?”
  船主叹道:“你不知道,前段时间八姓龚氏与樊城的顾氏闹起来了,大王都不得不在此地设了好几个关卡,怕他们打到乐城去,结果最后还是上去了,在乐城外闹得不可开交,不止这里空了,你再往上去,樊城现在都空了一大半,你在这里是雇不到船,也雇不到人的。”
  丁强这回傻眼了,晋江往涟水去的这个地方是鲁国最热闹的河面了,历来要从这里往四处去的船家、商人多不胜数,他是万万没想到,在这里会雇不到船。
  这时他的随从已经找了一个当地人过来帮忙卸货,那个当地人对他说:“客人,现在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你雇车把货从长山那边运过去,如果不怕耽误时间的话,这样也可以;第二,就在此地把货卖了吧,我倒认识几个厚道的商人,可以给你个好价钱。”
  丁强一口拒绝,“卖是不行的,真的上不去吗?”
  那人道:“真的不行,你没船啊。”
  丁强也算是走南闯北过来的,知道这些本地人手中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诀窍。他先雇这个当地人帮他卸货,又听他的租了他家的一个仓库,再请他吃饭、喝酒,又送他重礼,最后终于从他嘴里问出来一个办法。
  从涟水往上一直到樊城,都是姜大将军的辖下,只要能买通军中的人,其实还是从涟水上去最简单。
  听到是姜大将军,丁强心中一动,回去打点了一些礼物,命随从在此看守好货物,他决定亲自去拜访姜大将军。
  丁强请了向导,雇了车马,往关卡而去。
  沿着涟水河往上,可以看到河两岸有士兵来去,他们沿着河走,从河中捞鱼吃,可能因为河面上少了船只,也少了以前捕鱼为生的船家,河中的鱼成群成群的从河面上掠过,令人不禁垂涎三尺。
  他们看到丁强的马车也不来过问,丁强问赶车的当地人:“我看这些小将都很好说话的样子,怎么你们会不敢上来干活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