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重战称雄(3 / 4)
凭借高达1800千克的发射质量,KD-24A获得了超过300千米的射程,平均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
这个速度,比大部分防空导弹还要快!
此外,300千米的射程更超过了现今几乎所有防空导弹。
也就是说,“战-16AD”能够在敌方防空导弹的射程之外发射KD-24A,再也不需要跟防空系统拼刺刀。
至于威力,肯定是管够。
重达250千克的战斗部,达到了100米的杀伤半径,能确保摧毁任何一种防空雷达。
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因为不需要冒险进入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所以不需要防空压制战斗机拥有多好的机动性能。
其实,KD-24A还没有完全达到空军提出的性能指标。
比如,暂时不具备对付机动目标与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敌人把雷达部署在履带式底盘之类的机动平台上,在受到威胁之后立即关机,并且以最快速度转移,就有很大的把握避开从300千米之外射来的KD-24A,毕竟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300千米,至少需要4分钟,而常见的履带式载具能在4分钟之内行驶数千米。再结合有源诱饵,或者是具有相同辐射特征的假目标,就更加有可能让KD-24A瞎火。
关键还有,把雷达部署到机动平台上,提高平台的战术机动性能,本身就是提高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才提出,反辐射导弹必须得具备对付时间敏感机动目标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在目标消失之后,能够在战场上空逗留一段时间,等到目标重新出现之后再发起攻击。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简单,实现难度非常大。
关键就是,延长滞空时间与飞行速度相互矛盾。
如果保持4马赫的飞行速度不变,那么多飞行15分钟,就得增加3倍的燃料,导弹的整备质量将超过4000千克。
显然,帝国空军肯定不会接受4吨重的反辐射导弹。
要获得更久的滞空时间,就必须降低速度指标。
只要降低到亚音速,别说获得15分钟的战场滞空时间,哪怕多飞行1个小时,也没有什么难度。
可惜的是,帝国空军同样没办法接受飞行速度太慢的反辐射导弹。
针对这个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采用两级弹体,或者说在攻击阶段让战斗部跟弹体分离,并且为战斗部配备一具加速用的小型发动机,确保在攻击阶段获得4马赫的冲刺飞行速度。
这就是还在研制的KD-24B。
虽然采用了相同的编号,只是序列号不同,但是与KD-24A相比,KD-24B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导弹。
严格说来,除了战斗部与导引头,两者没有任何共通的地方。
当然,研制KD-24B的难度比KD-24A大得多。
关键,也就是动力系统。
KD-24A的动力系统,其实是一具整合了助推火箭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而KD-24B至少需要两套动力系统,而且这两套动力系统还必须达到极高的技术水准。
要说的话,也就是帝国空军提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在保持KD-24A的飞行性能的基础上,至少获得15分钟的战场滞空时间。
这意味着,仍然需要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300千米! ↑返回顶部↑
这个速度,比大部分防空导弹还要快!
此外,300千米的射程更超过了现今几乎所有防空导弹。
也就是说,“战-16AD”能够在敌方防空导弹的射程之外发射KD-24A,再也不需要跟防空系统拼刺刀。
至于威力,肯定是管够。
重达250千克的战斗部,达到了100米的杀伤半径,能确保摧毁任何一种防空雷达。
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因为不需要冒险进入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所以不需要防空压制战斗机拥有多好的机动性能。
其实,KD-24A还没有完全达到空军提出的性能指标。
比如,暂时不具备对付机动目标与时间敏感目标的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敌人把雷达部署在履带式底盘之类的机动平台上,在受到威胁之后立即关机,并且以最快速度转移,就有很大的把握避开从300千米之外射来的KD-24A,毕竟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300千米,至少需要4分钟,而常见的履带式载具能在4分钟之内行驶数千米。再结合有源诱饵,或者是具有相同辐射特征的假目标,就更加有可能让KD-24A瞎火。
关键还有,把雷达部署到机动平台上,提高平台的战术机动性能,本身就是提高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才提出,反辐射导弹必须得具备对付时间敏感机动目标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在目标消失之后,能够在战场上空逗留一段时间,等到目标重新出现之后再发起攻击。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简单,实现难度非常大。
关键就是,延长滞空时间与飞行速度相互矛盾。
如果保持4马赫的飞行速度不变,那么多飞行15分钟,就得增加3倍的燃料,导弹的整备质量将超过4000千克。
显然,帝国空军肯定不会接受4吨重的反辐射导弹。
要获得更久的滞空时间,就必须降低速度指标。
只要降低到亚音速,别说获得15分钟的战场滞空时间,哪怕多飞行1个小时,也没有什么难度。
可惜的是,帝国空军同样没办法接受飞行速度太慢的反辐射导弹。
针对这个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采用两级弹体,或者说在攻击阶段让战斗部跟弹体分离,并且为战斗部配备一具加速用的小型发动机,确保在攻击阶段获得4马赫的冲刺飞行速度。
这就是还在研制的KD-24B。
虽然采用了相同的编号,只是序列号不同,但是与KD-24A相比,KD-24B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导弹。
严格说来,除了战斗部与导引头,两者没有任何共通的地方。
当然,研制KD-24B的难度比KD-24A大得多。
关键,也就是动力系统。
KD-24A的动力系统,其实是一具整合了助推火箭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而KD-24B至少需要两套动力系统,而且这两套动力系统还必须达到极高的技术水准。
要说的话,也就是帝国空军提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在保持KD-24A的飞行性能的基础上,至少获得15分钟的战场滞空时间。
这意味着,仍然需要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300千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