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蜜说:“乡下老话讲千年王八万年龟,有些地方不是还管百岁宴叫龟寿宴吗?”
  卫成:“……”
  说得很有道理,这胎还是别生儿子了,生闺女吧!
  “蜜娘我觉得你这胎也不一定是儿子,恐怕是福妞来了。你都说她没两个哥哥皮实,女儿家是要娇弱一些,你怀着她的反应也和之前不一样。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可不就是来享福的?”
  “我们福妞合该平平顺顺的,哪能这么坎坷?”
  卫成说生下来就平顺了,她福气太大要出生可不得费点劲儿吗?“咱们闺女像我,我如今哪里都好,你看早年多坎坷呢?”
  以前一方面是人倒霉,另一方面是他自己应对不好,才会频繁出事。现在不一样,遇事还是不少,他往往都能凭自己解决,少用媳妇儿操劳,需要示警的多半是天灾。这么些年,卫成总归有成长的。
  听男人这么说,姜蜜总算暂停下给儿子取名这个事,也觉得没准是要生闺女了。
  想想挺不容易的,她让已经两个哥哥插了队,一等六七年才排上。这一出生就比前头两个都舒坦,生下来就住四进大院,有奴才贴身伺候,吃穿更不用说……
  现在她爹是四品官,她大哥七岁。
  往后推个十六七年,到她说亲的时候她爹没准就是一二品大员,他哥早已经三元及第,到时候不得是风光大嫁?嫁给谁不是享福?卫彦就是个惹不起的,以他护短的个性,哪个又敢慢待他妹?
  这么想想,这胎要是闺女,还真是个福气包。当娘的好日子还是凭自个儿一点点过出来的,她直接赢在娘胎里了。
  卫成也信了自己说的,想着闺女好,闺女不用读那么多书,也不用胸怀天下,能认字并且明事理就行,旁的她喜欢什么学点什么……
  当晚夫妻两个就说了很久,第二天,卫成借口说换季,感觉身上不太舒坦,请了大夫来请平安脉,让大夫好生看看,开两个食补的方子,弄点药膳来吃吃。
  大夫先给府上老爷子老太太把了脉,配了几样膳食,又给太太把了。
  才搭上手,他就皱了皱眉。
  闭上眼仔细感觉了一下。
  他收回手说:“这脉象如珠滚玉盘,我瞧着太太像是有了。”
  姜蜜事先就知道,她不惊讶,二老却坐不住了,问是不是真的?媳妇儿又怀上了?几个月大了?
  “是喜脉,怀上多久我说不好,摸着月份还比较浅,估摸是过年那会儿有的。”
  这就很说得通,平时卫成都忙,夫妻之间也行房事,次数不是那么多。毕竟他二人不是才成亲的小夫妻,已经这么多年,哪还像当初那么黏糊?互相之间更喜欢依偎着说说话,谈谈家里大小事,讲讲心里话。这次会怀上估摸就是衙门放了几天假,卫成天天呆在家里,陪姜蜜的时候多了。
  二老还在“原来如此”,姜蜜已经跳过这话题,问大夫说这胎稳当吗?
  “太太底子不错,注意一点没问题的。我待会儿列个单子,把不能沾的东西写下来,平常就是进出稳当一些,莫要磕碰,千万多保重身体不要生病。”大夫说着自己都笑起来,他想起姜蜜这不是头胎,觉得提醒什么的都是多此一举,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她心里应该有数。
  姜蜜的确没在这事上纠结,她道:“之前两胎怀上之后我都有感觉,像是人疲倦,精力不济。这胎就没感觉,这是怎么回事?”
  大夫说是正常的,不同的人怀孕之后反应不同,同一个人头胎和二胎也可能不同,这有很多原因,三言两语也说不明白,不过这不是很值得惊讶的事,不用忧虑。
  “我刚才就想说,太太这段时间情绪是不是不太稳定?怀着身孕还是应该高兴一些,凡事想开,压抑着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还有就是少劳累少操心。”
  听大夫说完,姜蜜点头:“我记住了。”
  吴氏还在纳闷媳妇儿为啥不痛快?看完事儿了她赶紧拿了诊金和赏钱,说后面几个月还要大夫多费心。把人送走之后,吴氏把姜蜜叫到一旁,私下问她忧什么呢?
  “前段时间气候不是反反复复的?我老担心砚台和宣宝,怕他们不注意病了,可能是因为这个。”
  “有奴才盯着,那还用你操心?再说他俩机灵得很,能不知道冷热?”吴氏又说回头给砚台配个书童好了,也做小厮用,贴身伺候他,“这个你就别操心了,府上这些事我替你管着,你现在第一要紧就是养好身体把这胎生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