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绣伞(2 / 2)
事实证明,林掌柜的试水获得了成功。前段时日,徐淮秀为大家上的课,使绣娘整体的技艺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绣娘们作品不再局限于画谱,开始模仿历代诸多名家的优秀山水、人物画作,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熔画理与绣理于一炉,渐渐的创出了了“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两样绝活,绣品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在眼下的扬州独树一帜。此次林掌柜用了几件绣品做了男子用的阳伞和折扇,很快被抢购一空,虽然定价高昂,但求购者亦络绎不绝。惹得扬州画派名家半是玩笑半是真的说道:“祥泰绣品仿我的画比我等真迹还值钱,不知是喜还是悲。”当然汪岐兰也放出了美言:“多谢名家的画作成就祥泰的绣品,足见诸位名家的画作之前世人低估了,今后,当珍之重之。”如此,扬州画派亦乐见其成。
另一面,汪岐兰为减轻绣娘的负担,早已派遣两位绣娘前往桑园教授巧娘等一众女子,巧娘也组织了几十位邻村的村妇一同学习,学成之后,提供物料,收购成品,根据质量按件计价。这笔无需成本只要付劳力的额外收入,让农闲的村妇们趋之若鹜。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点着油灯,编织着花边。一个月后,祥泰自身所用的花边已经足够,祥泰自己的绣娘们完全脱出手来,专攻精品绣作。而翁亮也已启程,带着二十多件样品前往松江府,谋求与洋行贸易合作的机会。
扬州其他的绣坊亦开始纷纷效仿祥泰,然而绣艺非一日之功,祥泰也是花了大力栽培,许以时间才成。其他人一时之间只能望其项背,有人便动了心思,重金礼聘祥泰的绣娘,岂料均遭了拒绝。一来祥泰待她们不薄,按件提成外,还能参股,共享收益,二来徐淮秀的课给了她们启发,教导她们学习和成长才是最好的报酬。一时的重金,并不能给予长久的滋养。因此,祥泰的绣房固若金汤,令对手恨恨不已。 ↑返回顶部↑
另一面,汪岐兰为减轻绣娘的负担,早已派遣两位绣娘前往桑园教授巧娘等一众女子,巧娘也组织了几十位邻村的村妇一同学习,学成之后,提供物料,收购成品,根据质量按件计价。这笔无需成本只要付劳力的额外收入,让农闲的村妇们趋之若鹜。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点着油灯,编织着花边。一个月后,祥泰自身所用的花边已经足够,祥泰自己的绣娘们完全脱出手来,专攻精品绣作。而翁亮也已启程,带着二十多件样品前往松江府,谋求与洋行贸易合作的机会。
扬州其他的绣坊亦开始纷纷效仿祥泰,然而绣艺非一日之功,祥泰也是花了大力栽培,许以时间才成。其他人一时之间只能望其项背,有人便动了心思,重金礼聘祥泰的绣娘,岂料均遭了拒绝。一来祥泰待她们不薄,按件提成外,还能参股,共享收益,二来徐淮秀的课给了她们启发,教导她们学习和成长才是最好的报酬。一时的重金,并不能给予长久的滋养。因此,祥泰的绣房固若金汤,令对手恨恨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