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下不来了(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滕工作起来很带劲,不遗余力,尽职尽责。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报纸零售份数不断增加,一周后稳定在了7万份左右,同时,流动售报队伍也非常稳定。
  这次在秋彤的精心策划导演下,我们打了一个精彩的战役,曹莉行动晚了,海州都市报吃了我们的剩饭,机场、车站和港口包括大型的超市他们随后也派人去联系了。但是,我封死了他们的路,我和这些单位签约的都是独家合作合同,而且一签就是一年。
  没办法,海州都市报就开始借我们的光,往我们发展的报摊上配送他们的报纸。这一点,是无法阻止的,而且,我想了,这样也不无好处,能让摊主多收入钱,有利于报摊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海州都市报的借光,海州其他生活类报纸也纷纷开始借光,后来发展到邮政快达公司的人员也开始往我们的发展的固定售报点配送报纸。这就等于是资源共享了,也算是为同行做了点贡献吧。
  同时,海州都市报也开始组建自己的流动售报队,想和我们一争高下,但是,卖了几天报纸,他们的流动售报队就没影了。我猜这应该是和我们先入为主有关,我们抢占先机占领了市场,他们再想分一杯残羹,报纸办报质量又没有海州晚报好,自然是不占优势的。
  海州晚报零售数量的巨变,震动了整个集团高层。
  虽然孙栋恺那里出了点叉叉,但是不影响大局,集团专门发文进行了表彰,海州晚报社的老总们集体出动,专门宴请了发行公司全体领导和综合业务部的全体人员,同时广告公司的平总友情出陪。
  宴席上,海州晚报的总编辑一再对发行公司的出色表现表示赞扬和感谢,平总更是恰到好处地点拨几句,将宴会气氛推到一个又一个高潮。
  这次报业零售活动的成功实施,在海州报界掀起了一股风暴,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巨大压力,不时传来其他生活类报社发行部门负责人走马换将的消息。
  而我,也自觉不自觉成为同行注目的焦点。
  虽然集团领导未必知道这方案的真正作者是谁,但是,那些外面的同行,却很快就通过某些我也不知道的渠道打探清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