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2 / 3)
如英想了想,对石咏笑道:“咱们在这儿商量有什么用,首先得听二弟是个什么意思。二弟以后要做人半子的,他已经去见过舒穆禄氏一家子了,他是个什么想法。”
石咏点点头,知道是这个理儿,当下又去问石喻,只问他对舒赫德的观感怎样。
听兄长提起舒赫德,石喻登时笑道:“简直是不打不相识,到后来才发现我们两人其实是一条心的。”
石喻说得是对“八股取士”的态度。
“舒赫德最反对‘八股’,当初我又是个将天下八股文做遍了的,深知其中的弊病。可是早年在景山官学的时候,咱们两个相互还不了解,舒赫德还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大哥,你可知道,这舒赫德比弟弟还小两岁,那会儿真是当面驳斥,一点儿也不留情面,说我整日里写的那些个时文都是大话空话,不适于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1……”
石喻回想起与舒赫德相识的过往,忍不住微笑。
“可是后来这小子知道你进学就是为了改变这‘八股’之弊,人家才消停了,对不对?”石咏心里暗暗指摘舒赫德这小子,啥都不知道,竟然就敢无端端指责他家二弟,他当真想给舒赫德一点挂落吃吃。
“是,”石喻回想往事,登时大笑起来,“后来还不是老老实实给我道了歉?”
石咏心想:勇于认错,这倒不失为一条好汉子。
“不过也因为有他,我确实觉得自己早先做的文章空洞了些,言之无物,史论触不及根本,而时文触不及时弊……那时我才痛下决心,暂时将会试放了放,多随师父与师兄去接触些实务。若不是因为这个,我想,以我本来的水准,会试想要登科,实在是……”石喻说到这里,不好意思地笑笑。
石咏听着点头:舒赫德本人出自书香门第,祖父也是少年时便取中进士的大才子。而舒赫德却没有科举,反而像石咏一样,补了笔帖式直接去当差,看起来,这少年还真是言行一致,是个有担当的人。
他少不得又问起石喻:“听说舒赫德还有一位长姊。”
石喻听见兄长提起这个,一张脸腾地红了红,随即又抬起头,带着怀疑的目光望着兄长:“大哥,怎么人人都向我谈起舒赫德的姐姐?”
石咏这时候再也憋不住笑了,道:“许是旁人都想知道你对这位舒穆禄氏大姑娘是何看法吧!”
石喻慢慢将头低下去,说:“没……没什么看法……”
舒赫德已经无数次在他耳边叨叨这位长姐了,只说他长姐脾气绝好,品性绝佳云云。可是石喻没见过这位姑娘,到底是少了几分把握——舒穆禄氏的家风他绝对信得过,舒赫德的父母待他也是亲切慈爱,可以料想这样的家庭里长成的姑娘应当差不到哪里去。余下唯一的,便是有没有眼缘了。
只听石咏爽朗笑道:“没什么看法,就是觉得人家一切都好吧?”这跟不摇头就是点头了是一个道理。
“这样吧,我和你嫂子合计合计,看看用什么法子,能够让你和人家姑娘见上一面。”
石喻惊讶地抬头:真的……还能见上一面么?
*
石家和舒穆禄氏有着拐七拐八的亲眷关系,但最后石家相看舒赫德之姊,还是请托了荣府帮忙,将地方设在了荣府。
石家这么考虑,一来是荣府是石喻之母王氏的亲眷,另一方面石喻身世有些波折,王氏如今的身份必须要向石喻未来的岳家说明。这话石家不好说,但是由贾府的亲长出面代为传话就会妥当一些,也可以表明石家想要结亲的诚意。
于是这一日由荣府出面,请了舒赫德之母索绰罗氏携女舒穆禄氏敏珍一起上门赏菊。同时石大娘则携了弟妹王氏和儿媳如英,一起上门。除了两家之外,另有如英的六姑母伊都立夫人兆佳氏一并出席作陪,说来这几家彼此都认识,不是外人。
荣府自从宁府被抄没之后,元气大伤,再加上三年补还亏空的限令如同一枚利剑,高悬在荣府头上,因此荣府再也没有以前那般风光。荣府老太太史氏在史侯府与宁府被抄没之后大病一场,如今随着那两家案子的尘埃落定,老太太又缓过来些,仗着昔年保养得好,底子不错,便还能将日子这么过下去。
荣府长房已经全部被贾琏接去了保定。连中风不能行走的贾赦也是如此,一面照料,一面约束贾赦身边之人,免得贾赦再兴风作浪罢了。如今京里只剩下二房,但是二房也在老太太的坚持之下,遣散了一大半儿的仆役,约束族人,不得招摇,准备在这三年之期里,勒紧裤腰带,还完亏空,也再不让外人抓住半分把柄。
但是人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荣府的客人步入荣府之后,依旧能觉出荣府昔日的体面,是个曾经富贵的老派人家。
而这些起伏舒穆禄氏一样经过,所以索绰罗氏与敏珍进了荣府,礼数面面俱到,并未因为荣府不如昔日荣耀,便流露出任何怠慢之意。
敏珍原本身上有祖母的孝,是在一个月之前才刚刚出孝的。她个子高挑,站起来与如英差不多。如英一见敏珍便非常喜欢,拉着手坐到一边去说体己话去。
而石大娘则带着王氏出面,与索绰罗氏交际说话。这索绰罗氏的目光便一直在王氏身上打量,见王氏温柔安静,说话之际却仿佛始终少了些底气,索绰罗氏便暗暗心想,可见外头传言非虚,石家二房的夫人,恐怕是被人欺负了去的。
少时几处来宾一起坐着赏过了菊花,用过饮食,荣府老太太与二太太王氏便将石大娘、伊都立夫人与索绰罗氏一道请去别间静室,在那里石大娘将石家昔日两房妻室的昔日纠纷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索绰罗氏,并且告诉索绰罗氏,当初石宏武与王氏乃是析产别居,王氏与石喻的身份未变。这一切都由荣府两位和伊都立夫人帮着作证。 ↑返回顶部↑
石咏点点头,知道是这个理儿,当下又去问石喻,只问他对舒赫德的观感怎样。
听兄长提起舒赫德,石喻登时笑道:“简直是不打不相识,到后来才发现我们两人其实是一条心的。”
石喻说得是对“八股取士”的态度。
“舒赫德最反对‘八股’,当初我又是个将天下八股文做遍了的,深知其中的弊病。可是早年在景山官学的时候,咱们两个相互还不了解,舒赫德还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大哥,你可知道,这舒赫德比弟弟还小两岁,那会儿真是当面驳斥,一点儿也不留情面,说我整日里写的那些个时文都是大话空话,不适于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1……”
石喻回想起与舒赫德相识的过往,忍不住微笑。
“可是后来这小子知道你进学就是为了改变这‘八股’之弊,人家才消停了,对不对?”石咏心里暗暗指摘舒赫德这小子,啥都不知道,竟然就敢无端端指责他家二弟,他当真想给舒赫德一点挂落吃吃。
“是,”石喻回想往事,登时大笑起来,“后来还不是老老实实给我道了歉?”
石咏心想:勇于认错,这倒不失为一条好汉子。
“不过也因为有他,我确实觉得自己早先做的文章空洞了些,言之无物,史论触不及根本,而时文触不及时弊……那时我才痛下决心,暂时将会试放了放,多随师父与师兄去接触些实务。若不是因为这个,我想,以我本来的水准,会试想要登科,实在是……”石喻说到这里,不好意思地笑笑。
石咏听着点头:舒赫德本人出自书香门第,祖父也是少年时便取中进士的大才子。而舒赫德却没有科举,反而像石咏一样,补了笔帖式直接去当差,看起来,这少年还真是言行一致,是个有担当的人。
他少不得又问起石喻:“听说舒赫德还有一位长姊。”
石喻听见兄长提起这个,一张脸腾地红了红,随即又抬起头,带着怀疑的目光望着兄长:“大哥,怎么人人都向我谈起舒赫德的姐姐?”
石咏这时候再也憋不住笑了,道:“许是旁人都想知道你对这位舒穆禄氏大姑娘是何看法吧!”
石喻慢慢将头低下去,说:“没……没什么看法……”
舒赫德已经无数次在他耳边叨叨这位长姐了,只说他长姐脾气绝好,品性绝佳云云。可是石喻没见过这位姑娘,到底是少了几分把握——舒穆禄氏的家风他绝对信得过,舒赫德的父母待他也是亲切慈爱,可以料想这样的家庭里长成的姑娘应当差不到哪里去。余下唯一的,便是有没有眼缘了。
只听石咏爽朗笑道:“没什么看法,就是觉得人家一切都好吧?”这跟不摇头就是点头了是一个道理。
“这样吧,我和你嫂子合计合计,看看用什么法子,能够让你和人家姑娘见上一面。”
石喻惊讶地抬头:真的……还能见上一面么?
*
石家和舒穆禄氏有着拐七拐八的亲眷关系,但最后石家相看舒赫德之姊,还是请托了荣府帮忙,将地方设在了荣府。
石家这么考虑,一来是荣府是石喻之母王氏的亲眷,另一方面石喻身世有些波折,王氏如今的身份必须要向石喻未来的岳家说明。这话石家不好说,但是由贾府的亲长出面代为传话就会妥当一些,也可以表明石家想要结亲的诚意。
于是这一日由荣府出面,请了舒赫德之母索绰罗氏携女舒穆禄氏敏珍一起上门赏菊。同时石大娘则携了弟妹王氏和儿媳如英,一起上门。除了两家之外,另有如英的六姑母伊都立夫人兆佳氏一并出席作陪,说来这几家彼此都认识,不是外人。
荣府自从宁府被抄没之后,元气大伤,再加上三年补还亏空的限令如同一枚利剑,高悬在荣府头上,因此荣府再也没有以前那般风光。荣府老太太史氏在史侯府与宁府被抄没之后大病一场,如今随着那两家案子的尘埃落定,老太太又缓过来些,仗着昔年保养得好,底子不错,便还能将日子这么过下去。
荣府长房已经全部被贾琏接去了保定。连中风不能行走的贾赦也是如此,一面照料,一面约束贾赦身边之人,免得贾赦再兴风作浪罢了。如今京里只剩下二房,但是二房也在老太太的坚持之下,遣散了一大半儿的仆役,约束族人,不得招摇,准备在这三年之期里,勒紧裤腰带,还完亏空,也再不让外人抓住半分把柄。
但是人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荣府的客人步入荣府之后,依旧能觉出荣府昔日的体面,是个曾经富贵的老派人家。
而这些起伏舒穆禄氏一样经过,所以索绰罗氏与敏珍进了荣府,礼数面面俱到,并未因为荣府不如昔日荣耀,便流露出任何怠慢之意。
敏珍原本身上有祖母的孝,是在一个月之前才刚刚出孝的。她个子高挑,站起来与如英差不多。如英一见敏珍便非常喜欢,拉着手坐到一边去说体己话去。
而石大娘则带着王氏出面,与索绰罗氏交际说话。这索绰罗氏的目光便一直在王氏身上打量,见王氏温柔安静,说话之际却仿佛始终少了些底气,索绰罗氏便暗暗心想,可见外头传言非虚,石家二房的夫人,恐怕是被人欺负了去的。
少时几处来宾一起坐着赏过了菊花,用过饮食,荣府老太太与二太太王氏便将石大娘、伊都立夫人与索绰罗氏一道请去别间静室,在那里石大娘将石家昔日两房妻室的昔日纠纷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索绰罗氏,并且告诉索绰罗氏,当初石宏武与王氏乃是析产别居,王氏与石喻的身份未变。这一切都由荣府两位和伊都立夫人帮着作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