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5章 分派(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首先是官员荐拔,我大燕地域辽阔,所需的官员数以万计,而朕有暂停了科举制度,所以各地的官员都很紧缺。
  再加上之前有一批官员闹事、贪渎,被朕处决。
  获缺的官员多达上千。
  所以朕决定,不拘一格降人才。
  凡是有能力的,身家清白的,不论其出身,皆可以举荐。
  必要的时候,可以从已经退伍的军官中挑选人手,充实官员的获缺。”
  杨七徐徐而谈。
  赵普沉吟了一下,突然开口道:“或许不用这么麻烦,朝廷许多官位,职权皆有重复,实行精兵简政的话,应该能清理出一批官员,朝廷再从这些官员中挑选一部分可用的,充实官员获缺,就能解决官员不够用的麻烦。”
  苏易简六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杨七点头道:“这也是朕接下来要说的。精兵的政令,我们一直在推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简政方面,却并没有及时跟上。
  一则是燕国初定,为了尽快的安定百姓,朕不得不在河东、江南两地,暂时采用宋国的一些旧制。而原南国等地,仍旧采用的是以前的旧制。
  二则,朝廷建立时间短暂,贸然改制,会引起很多人反弹。
  因为这两则原因,简政方面一直举步不前。
  而如今,燕国已然安定,百姓们也已经安居乐业,加上出海潮吸引了一大批的豪门大族出海,帮我们转移了世人的视线。
  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借着这一次出海潮,对朝廷各级官制,进行改革。
  务求做到一官一职,不重复,不叠加。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次的改革,对官员进行考核,能者上,庸者下,多余的剔除,缺少的补充。”
  寇准在一旁插话道:“陛下,官员考核的条件是什么?还有举荐官员的话,又是什么条件?”
  杨七竖起一根手指,坚定地道:“朕要求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务实,绝对的务实。朕不在乎他什么出身,也不在乎他文采有多高,更不在乎他名声有多大。
  朕只看一点,那就是他当官以后,能不能领百姓过上好日子。
  只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他在真眼里就是个好官,就能通过朕的考核。
  举荐的官员,朕不论他的出身,也不问他是否有大学问,只要他有能力,胜任他所被举荐的官职,朕可以用他。
  目前在职的官员,以四年为准,考核一次。
  被举荐的官员,先以假官许之,一年一考。
  以三年为期限,第一年看他们个人能力,第二年看他们对职权的了解,第三年就看他们的成果。”
  “中层官员和上层官员呢?”
  这一句是吕端问的。
  杨七迟疑了一下,说道:“中层和上层的官员,朕还是希望以务实为主。除此之外,朕还希望你们能把关,确认一下他们对儒家的态度。”
  事关儒家,杨七几人神情明显郑重了不少。
  在座的包括杨七在内,都算得上是儒家门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