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蛛丝马迹(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大人,仔细查过了,还是没有新的发现”。
  肖大可带人再次将四名黑衣刺客的尸体检查一遍,并无发现异常。
  作为一个不是内行的‘内行’,他们这样检查只是从表面来看:死者受伤的部位、身是否有明显的特征等。
  甚至于身是否有其他明显标志,如特殊的图案、符号等。
  这种做法主要基于江湖人士惯用的手段、习惯等。
  这四人生前所使用的兵器,以及在与程默过招时所用的刀法,也将是一个判断依据。
  “姜大人,这几把长刀皆无特殊标志,只是打造所用铁料精致一些而已。”
  忙乎半天,肖大可向姜军再次摇摇头:“至于他们的刀法嘛,据程默和当时在场的兄弟们说:因昨晚天黑,他们也没有看太清,无法识别是那个门派的”。
  姜军微微点点头,在盐课提举司衙门,肖大可的能干是出了名的。尽管查案之事似乎有点与他的身份不符,但衙门每次发生个什么盗窃之类的,还是这小子最能‘明察秋毫’。
  “哎……,难道没有一点线索了?”。
  姜军有些失望道:“做的够干净,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没打算活着回去了……”。
  参与尸检的还有几名郎,他们则对尸体检查更为细致一些。
  ‘好剑法,这么多年了,如此精湛的剑法,还是不多见啊’。
  两名郎感叹:“没想到仲大人的跟班程默兄弟,竟有这样高超的剑法,人不可貌相啊……”。
  姜军随意说了一句:“这个程默,平时使的不是刀吗?这四人当只有两人身有刀伤,其余两人都是为利剑所伤”。
  肖大可正忙着与衙役们说着什么,听到姜军这么一说,他也随意回了一句:“姜大人,你忘了,程默有的时候也是使剑的,那次我见过他练剑……”。
  姜军微微一笑:“倒也是,我们怎么给忘了?”。
  这位副提举大人虽然不像王核那样处处露锋芒,但也有他心细之处,尤其接受调查纵火之案后,他更用心了。
  并非不相信程默的身手,姜军另有所指。
  如同王核和蔡一书等,姜军在这里也呆了很长的年头,他对当地人和事儿还是很了解不少的:既然有人敢向盐课提举司衙门派出杀手,足以说明这些杀手的不同寻常。
  当初仲逸从一个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来到这里,做了盐课提举司的提举,从京城到西南,他之前对付鞑靼倭寇,查处仇鸾等,想必也得罪了不少人。
  据此,作为他唯一的跟班,程默的身手是毋庸置疑的,除保护仲逸外,还有他的夫人,若说程默的武功不高,打死别人都不会相信的。
  但仲大人身边的高手,不止程默一个,这是盐课提举司衙门官吏,甚至于盐商们的共识:那晚,在江边船突然出现的两名高手,是最好的例子。
  没错,是两个,而不是一个,而且不是程默,因为程默当时在岸边,与众衙役们在一起,根本来不及赶到船。
  昨晚发生在盐课提举司的四名黑衣刺客被杀,虽说有程默的功劳,但大家都相信,绝不是他一个。
  以仲大人的身份和之前的经历,定有高手在暗保护他,连同他的夫人,皆有人随护。
  而这些人的身手,何止是一个‘高手’所能概括的?
  这一点,相信身为同提举的王核、吏目蔡一书也明白:程默‘干掉’四名黑衣刺客,定有人在暗相助。
  想必用不了多久,大家都能‘看’明白这一点,但谁都不会说穿此事。
  至少,盐课提举司衙门的人不会说,因为他们也希望有人在暗保护他们的仲大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