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别样的结果(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办的事,谁不会办?遇到极其棘手的装糊涂,真能做的出来……
  一个人生会儿闷气,大概休息的差不多了,朱载垕又轻轻抿了几口茶,起身来回走动走动,感觉自己舒服许多。
  “传,翰林院侍读学士……”。
  静等良久后,冯保终于听到这句话。
  在仲逸看来,漠北、辽东才是大事,至少他刚从那里回来,有足够的发言权。
  相而言,眼下盐务之事,有内阁、有户部、吏部、刑部等,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这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操心。
  “仲爱卿,你回京也有些日子了,这些天是否听到什么风声?”。
  朱载垕看去很随意,边走边说,示意仲逸看看桌:已经摆好茶水。
  这幅场景,如同在裕王府时,二人随意交谈一番,气氛倒也轻松许多。
  呵呵,仲逸心暗暗道:有些日子了?回京还不到十日,在府休息三日回了翰林院,能听到什么风声?
  躲是躲不过去了,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这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眼下大伙说的最多的,还是关于整顿盐务之事,微臣从辽东回来不久,也……只是听说而已”。
  仲逸知道,这个话题虽然躲不过去,但绝对不能由自己主动提起,否则,更不知该怎么收场了。
  “整顿?如何整顿,盐铁不同于一般东西,管的太紧不行,放的太松更不妥。各衙门官吏、各地的盐商、还有盐场做苦力的……虽然这些人天天都与盐打交道,可他们谁能说的清楚?”。
  朱载垕叹道:“爱卿向来心思缜密、行事谨慎,若是有何良策,不妨直说了吧?”。
  仲逸急忙前道:‘万岁,微臣每日除了饭菜见点盐,还真没有与盐务打过交道,盐课关乎天下大计、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微臣万不敢贸然进言’。
  在此之前,冯保确曾向他提过建议:不要千篇一律重复其他人的话,而是要说出点新意来,尤其那句经典之语‘换人不换法,是换汤不换药’。
  这个法,是盐务治理方法,自古有之。
  往小一点说,老百姓服饰、饮食方面规制,一点小的调整,或许不算什么。往大一点说,当初秦国的‘商鞅变法’、大宋王安石变法,也是一种变化,这是那个‘法’。
  关于盐铁,之前也有大臣向他们的君主提过建议,其确实有不错的,也有存有漏洞的举措。
  当然,好多都是在实施过程才被发现的。
  盐铁牵扯重大,而仲逸作为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从未在户部呆过,更未亲临地方盐铁衙门,仅是凭借同僚们议论几句,能给出一个‘十分不错’的建议?
  这一点,目前这他这个从五品的仲大人,还真是做不出来。
  一个好的建议,体现到具体实施和执行,一旦起初过于草率冲动,往往会得出一个很不好的结论,甚至是违背初衷的。
  朱载垕没有言语,默默的看着房顶:仲逸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又差那么点意思。
  显然,这不是他们这样的关系,应该有的‘答复’。
  “照这么说,朕没有亲眼见过、经历过的地方、事情,若是这些地方需要朝廷时,朕是无法做出决定了?”。
  朱载垕有些不悦道:“朝大臣们个个都是如此,他们有的只是为应付差事,有的因身处位置不同而心思有所变化,你们……你们可都是当初从裕王府出来的……”。
  咳咳,朱载垕缓缓转过身去,一个孤独的背影。
  裕王府出去的,不止一个人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