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平静已不再(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军突变,好在粮草有林大人带兵守着,其他将士们也能各司其职,本将放心了”。
  面对还未参战的将士,戎一昶竟吩咐道:“你们速速前去迎敌,有事立刻来报,有事可请示林副将”。
  众人立刻领命而去,只留下戎一昶,他是要独自一人‘运筹帷幄’了。
  ……
  且说锦衣卫百户南栖原,匆匆来到仲逸的住处,说是有要事相商。一见面便吩咐随从退去,连同程默在内,都不得旁听。
  在南栖原看来,之所以找仲逸,除为他安全考虑外,对眼下的战事,也想听听他的高论。
  离京之时,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石成曾向南栖原说过:遇事可与仲逸多相商,他是货真价实的‘大军师’。
  “堆放粮草之地,四周皆已撒了铁蒺藜,突袭的鞑靼军全部是兵,是不会靠近粮仓的,眼下最主要的是对付:攻军主营的敌军”。
  听南栖原禀明实情后,仲逸立刻断定:“我们驻扎的兵马较分散,若敌军贸然深入,必被其他营的将士堵截,故此,他们并非真的要攻下军大营,而是借此来祸乱军心”。
  南栖原不由的点点头:“仲大人言之有理,来的时候,我也曾对阿帖木儿此举十分不解,原来他们这是虚张声势,意在军心……”。
  “那怎么办?仲大人是否有高见?”,南栖原直言道:“早听石大人说过,仲大人才是真正的大军师,足智多谋、妙计连连啊”。
  呵呵,一个锦衣额的百户,负责打探军情、清理奸细;一个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身为监军,负责记录战事,连同军奖罚、功过之事。
  仲逸与南栖原,似乎与战事关系不大,至少两军对阵之时,还轮不到他们二人冲锋陷阵,拼个你死我活的。
  “实不相瞒,下官想借此机会立功,往大了说,是为朝廷分忧,为圣分忧”。
  南栖原直言不讳道:‘往小了说,难得来一次北漠,尤其参与战事,干出点名堂来,石大人那里也好说些,自己也算不虚此行’。
  明明是为自己的前程,硬是搬出了石成,南栖原心早盘算过:以石大人与仲大人的私交,仲逸一定会帮他这个忙的。
  话又说回来:石成能从当初的千户做到如今的镇抚使,又何尝不是得益于:数次与仲逸外出京城办差的功劳呢?
  同样的话,石成或许也向仲逸交代过:南栖原不是外人,能帮的,还是要帮……
  只要确有为朝廷做事之心,又能击败敌军、铲除奸佞,又何尝不是大功一件呢?
  即便论功行赏,也能说的过去,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仲逸双手后背,来回踱步,双眉微微皱着,如同窗外的叫喊、厮打之声,与他没有多大关系似的。
  “我们与鞑靼对峙,既有阵前兵力较量,也有背后的多方权衡,这一点阿帖木儿不会不知道,戎一昶更清楚不过”。
  仲逸驻足道:“如今敌军都跑到大营外边了,身为主将的戎一昶,却躲在营内,这要是传出去了,朝廷的脸面何在?”。
  有点激将法的意思,但说的确实有道理,戎一昶的做法令人不齿,不齿到恨不得此刻杀了这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这种事,恐怕还真得你们锦衣卫出面,毕竟,你们是皇帝身边的人,非一般的人”。
  仲逸继续说道:“若是将此事办好,圣知道详情后,定会对南大人及锦衣卫的其他弟兄大加赞赏”。
  南栖原双手抱拳,前拜道:“仲大人,该怎么做,你下令吧,锦衣卫所有在营的兄弟,绝无二话”。
  两军阵前,需要这样有血气的汉子。
  仲逸缓缓前,将南栖原请到木椅之,开始细说一番。
  “其实,也不用怎么样,以锦衣卫的身份劝说戎一昶出营应战,自不成问题,只是怕其他将领,尤其性情火爆之人,一时压不住,对主将不敬,甚至动手脚,酿出事端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