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天下之事靠天下人(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情,它是这么回事:读书出身,科举入仕,清高清高可以,但要真干出点成绩,还的要“俗”。
  为何?干的是些俗事儿、俗务,岂能以天真的心态去面对。
  果真那样的话,现实,一定会给你一个大嘴巴子,抽的你找不着北。
  李序南,无论从户部主事,还是到如今的榆林知府,他的历练还不够,是时候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了。
  仲逸的思路很简单:“我有方法,但天下之事,还得要天下人干,否则,再厉害的角色,也会累死”。
  三国时期,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却吃不了一个人的饭,连同休息不好,人也渐渐跨了。
  该要放开的,还是要放开。
  这个道理,仲逸很早懂,但放权不同于放羊,放手不同于——不管。
  相而言,还是自己身边的人更为可靠一点,无论德行、能力,总归是了解过得。
  当然,要干成一件大事,仅仅依靠身边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良好的制度,有能有德者谁都可以做。
  对事而不对人,那才叫厉害。
  这些都是后话,至少目前还不行。
  “这么说定了,其他举措皆已步入正轨,即便到了来年,我不不用太操心”。
  李序南终于找到了感觉:“今年,我们做一件事,三边镇,大煤矿”。
  咳咳,仲逸这才反应过来:“好你个李大人,原来,你这是闲自己没事可做,才这般惆怅?”。
  李序南微微摇头,一脸的感慨:“哎,谁叫咱们天生是挑大梁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没办法……”。
  看看,书生气的李大人,又忍不住了。
  不过,这次却靠谱了许多。
  ……
  回到仲府后,仲逸见师姐正与陶氏姐妹说着话,自己也凑了去。
  “仲大哥,你说圣人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作何解?
  仲逸有些惊讶,问话的竟然是陶朔?
  这小子,可是出了名的不喜欢读书啊。
  “雯儿,你给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仲逸笑着对陶雯儿说道:“你那么聪明,我相信,你可以”。
  陶雯儿确实好学,她兄长强多了。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口口相传,几乎家喻户晓,大致意思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有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并对此进行反思”。
  仲逸微微点点头,好是好,不过似乎总缺点什么东西:这,这叫背书,不叫读书。
  仲逸不由的望望师姐,那眼神分明是:“这,不会是你这位先生教的吧?这可不是我们凌云山的风格”。
  师姐兼夫人的仲姝,当然能够领会,同样摇摇头:“这……,不是我教的”。
  一旁的陶朔竟然也摇摇头,这倒是怪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