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呵呵,程默一个大大的、夸张的憨笑。
  “仲大人,天机不可泄露,山人自有妙计,门有门,路有路,道道大路有门路,这是江湖”。
  程默简直不能自已:“我若是不在翰林院干,也饿不死,不过话有说回来了,要是不在翰林院,也不会任职这么多人”。
  这话说的,简直太精辟了。
  “这算不算行话?”。
  仲逸笑道:“是你们道那个套路?我真不懂,都江湖了”。
  “算了,不说了,还是说说继承大统的事儿”。
  仲逸有些迫不及待,程默也好像早有准备。
  自从来到翰林院,程默做了仲逸的随从,搭理日常,安排行程,二人的关系,简直相见恨晚。
  用程默的话说:“只有仲大人把他当人看,而不仅仅是一个下人那么简单”。
  冲这句话,当以重报。在三边镇是如此,在东南浙江、福建一带抗倭,也是如此。
  不仅要做一个好跟班,更要做好一个好参谋。
  “仲大人,当今圣年事已高,况且多年服用丹药,你说那玩意儿……能管用吗?”。
  屋内只有他们二人,程默也不再避讳:“若是皇帝有个闪失,能继承大明大业的,除了裕王殿下,还有谁?”。
  还有谁?
  这话说的没毛病,这是朝几乎人人得知的,朱厚熜的儿子,大多早逝,剩下的,除了朱载垕,还真没有人可以问鼎大宝了。
  在无意去了那个21世纪,唐小丫曾说过关于朱厚熜、朱载垕,还有现在还是个孩子,将来的万历皇帝……
  关于这些个信息,仲逸不知看了多少遍。心再清楚不过,也曾想过改变……
  后来,同样知道结局的,还有袁炜。
  袁炜的结局是在行程的路逝世,结果真是这样。
  哪怕,仲逸曾找过大名鼎鼎的李时珍,开了良方,自已也反复叮嘱过袁若筠要听了药品、补品,清淡饮食、作息规律,加强锻炼。
  这些都是仲逸听唐小丫说了无数次,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尤其袁炜这种因为多年拿药品、补品当饭吃的。
  结果呢,离京城的时候还好好的,恢复的相当不错,可是仲逸从东南福建回来后,一切都晚了。
  按照目前的时间推断,朱厚熜确实不久于人世,接下来继承大统的,正是裕王殿下,也是自己侍读的朱载垕。这几乎是人人知道的。
  可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从土地公将他再次带回大明时,仲逸一直苦苦思索,几乎天天都在想一遍。
  知道归知道,智慧是智慧,哪怕那种所谓的“先见之明”已经实现了,也要立足于当下,根据当前形势,做出应对之策。
  还是那句话,大明的事,还得要大明的人、用大明的方法来做,其他的,都不好使。
  眼下,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程默,一个大字不识的人,翰林院一个极为普通的跟班,已经看出了其的端倪。
  这,又该怎么说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