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等这一天很久了(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傍晚,驻军大营。
  营灯火明亮、一片欢庆,将士们围坐一团,举杯同庆。
  此次抗倭大捷,岂能不大快人心?
  今晚,可以饮酒。
  “兄弟们,此次抗倭,我大明将士完胜倭贼,歼敌四万之余,值得庆贺”。
  营一块木台之,俞大猷高举酒碗,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我们连庆三日,换防下来的将士,可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好……”,台下再次一阵欢呼。
  对大多数将士而言,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
  当然,连庆三日,绝非所有驻军连醉三日。
  俞大猷将所有人马分为三部:一部人马照常在海岸一带巡查、布防,丝毫不松懈,一如往常严守关口。一部人马休整工事,连同兵器、战马、弓箭、船只。
  当然,还有被损毁的炮台,急需重新修筑、加固。
  而第三部人马,也是此次抗倭出力最大、消耗最重的,今晚留守大营,一醉方休。
  三部人马轮流、交替部署、防守,便可做到:海岸一带防守依旧严密,兵器、炮台重修依旧进行。
  换防下来的将士,举杯痛饮,自然无所顾忌了。
  如此,便是连庆三日,所有的人都能真正痛饮一杯庆功酒。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也……
  主帅营房,议事。
  俞大猷、戚继光、林宗武、石成、仲逸,及其他部分将领。
  “此次抗倭大捷,本将明日奏章,向朝廷奏明战况实情,为诸位请功,为所有将士们请功”。
  俞大猷笑道:“在朝廷旨意没有下来之前,诸位还得继续在福建留守啊”。
  这是朝廷的规制,自然无人异议。
  在坐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单独向朝廷奏的权利,只是抗倭大捷为大家共同奋战的结果,还得一个所有人联名的奏章。
  既然是联名奏,署名之人自然都要说说自己的看法了。
  参与此次抗倭的,除俞大猷本部外,还有从浙江来的戚家军,从京城来的英勇千户所、锦衣卫北镇抚司。
  个人而言,还有翰林院侍读、监军协理仲逸。
  如今战事结束,仅是调动各路人马、赏罚军将士两项,颇为棘手,没有朝廷旨意,是断断不行的。
  看来,没个十天半月的,旨意是下不来。
  如此也好,来福建这段时日,只顾着与倭贼对决,也该轻松几日了。
  长途跋涉的,来一趟不容易。
  众人说笑之际,戚继光特意提到两个人的名字,一是张大奎,一个是陶朔,要单独为他们二人请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