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严磬之死(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黄昏将至,天边一片红霞泛起,偶有海鸟飞过,叽叽嘎嘎的鸣叫声时近时远,与不远处巡视的将士交相辉映。
  难得的一副美景。
  右都御史博远走在最前面,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并排而行,紧随其后,三人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还真有欣赏日落海景逍遥自在老头儿的几分模样。
  都督府经历司刘经历,兵部郎严磬,还有翰林院侍读仲逸等随从居于最后。
  品阶相近者同行,说起话来也随意一些,无论二品、三品。
  若与五品六品在一起,相互别扭,大家反倒都不自在了。
  左右两侧,各有十余名军士护随,兵器在手、护甲在身,齐刷刷的脚步声响起,气势十足。
  “诸位大人,再往东走,前面便是海面,若要巡视,只能选南北而行”。
  一名军校前禀道:“沿岸北,还是南下?请诸位大人明示”。
  这个决定,看来也只有博远选择了。
  “无妨,无妨,我们只是随意看看”,右都御史博远轻描淡写:“这样吧,老夫与景大人、王侍郎沿北岸而,你们几人随意,不必紧紧跟着”。
  这话说的,分明是以品阶归类嘛。
  好吧,既然人家都这样说了,还有何颜面跟在后面呢?
  “程默,你还是跟着大人吧,总有个照应”,仲逸刻意说了一句:“大人与景大人年事已高,你多留点神”。
  话这无心听者有意,身为景渊的随从,刘经历只得笑道“刘某祖籍甘西,自幼多见山而鲜闻海,此刻,在这里观赏海景也不错,两位大人尽管南下便是”。
  大家都是明白人,一点通:三位‘老头’大人有话要说,仲逸与严磬也有话要说,我刘某人,不是个多余的吗?
  ……
  “仲侍读才到翰林院不多久,从庶吉士升为编修,再到如今的侍读,纵观我大明朝,亦实属罕见”。
  黄昏下,严磬正与仲逸说着话,在他看来,有机会接近众人口这位以皇帝为靠山的仲大人,也不失为一种意外收获。
  当年,仲逸奉旨调查博野县缪大柱夫妇被杀一案、与倭寇谈判,查处平虏将军仇鸾……
  身为兵部郎的严磬,不可能不知道。
  一番恭维也是他的本性使然,平日里习惯了钻营,如今仲逸在身边,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严大人言重了,仲某的经历。当是个巧合吧,多种巧合的结果而已”,仲逸望着东南方向,眼神充满期待。
  继续朝南而行,是师兄林宗武千户所的将士们。
  在严磬眼,如今身为五品郎,却年近五旬,有生之年做个四品也知足了。
  品阶是一方面,严磬挖空心思要经营的是金银之物,这么多年,一双沾满罪孽与丑恶的手……
  “不知仲大人,祖籍何处?”。
  见仲逸似乎言语不多,严磬只得随意换个话题。
  一阵海风吹过,黄昏下,一道冷冷的眼神闪过,杀气腾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