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谁愿署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似慢条斯理、有些糊涂的右都御史景渊,却在仲逸的搀扶下来到桌前,一字一句道:“同为抗倭大计,如今大家都来浙江,也是为眼下的战事,老夫愿联名书,至少对今日所发生之事,可做一个证明”。
  言毕,博远将目光转向仲逸。
  “下官作为大人的随从协理,既然大人联名,下官责无旁贷”,仲逸重重点头回应。
  “此事……”。
  在一旁的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浙江都司指挥使,连同随从协理的都督府经历司刘经历,兵部郎严磬等,皆陷入深深的思考。
  末了,还是当地都司指挥使站了出来:“诸位大人,诸位差,此事……事关重大……,又事发突然……,眼下又正逢战事……要不,再议议?”。
  “再议议,兹事体大,稳妥起见……”。
  景渊、王昱等附和道:“再议议,免受朝廷之责,太过轻率……”。
  知道是这个结果,嗤之以鼻的。
  戚继光望望营外,随意说了一句:‘既是如此,诸位大人慢慢议吧,本将还有军务在身,先告辞’。
  说到军务,林宗武自然跟了出去。
  右都御史博远依旧不慌不忙,浙江一带有西湖龙井,当地新产的好茶,老头来这里后欢喜的不行。
  “仲侍读,咱们的差事是监军,你应当到营去,和负责功过、赏罚事宜的将士们,多碰碰面,也好办差”。
  博远如此吩咐,仲逸吩咐门外的程默,将老头扶向隔壁营歇息,自己则出了营帐。
  “议吧,看你干的好事……”,众人离去后,营传来一阵埋怨声,只是隔得远,说话的不止一人,不知到底是何人所言了。
  营外,戚继光忙于安排布防军务,此刻,他的心情很好:原本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儿,今日全做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朝廷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匆匆收场。
  有诸位大人在,再也不用担心今日一幕到不了皇帝耳。
  至于安抚军心,他完全不用担心:朝廷新拨发的这批兵器还算过关,戚家军另有备用兵器、护甲。
  若真正的战场在福建的话,浙江都司派派来的援军自然不用前往,福建有俞大猷将军的兵力部署,只需戚家军和英勇千户所助战即可。
  都司将士的兵器、护甲,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吧。
  林宗武与仲逸虽忙起各自的差事,乘人不备,却不由的看看手表。
  他们在等一个人,一个消息。
  ……
  太阳渐渐西沉,气温也变得凉爽起来。无形,大家皆以为今日也这样过去了:顶多是领教了一场难得的试而已。
  ‘当当当……’,营开饭啦。
  以防倭贼随时来犯,戚继光将用饭的时间提前,同时增加用饭次数。如此,将士们随时可应战,不至于饿着肚子阵。
  饭后,大家各自回原地待命,饭后最多的一个话题,还是他们新的兵器、护甲何时能到?
  这时,一名相貌平平、极不起眼的军士进了军营,直奔英勇千户所而去。
  “师兄,有倭贼来犯,从军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而来”。
  见到林宗武后,仲姝立刻说道:“从船只容量来看,两股倭贼的人数应分别在两千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