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更实用的兵书(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拿一本兵法可打胜仗,那人人都是名将了。
  反之,若世从未有过一部好兵书,那在身经百战的将士,又要失去多少真正的良将呢?
  如此一来,凌云子倾其心血所著兵书,对某些人而言,则更为实用,更为有用。
  尤其不谙用兵之道,又极力想‘立功’之人,恨不得有人手把手教他们打个胜仗,而后,立刻能博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戎一昶,后军都督府都事吴风等人,是其之一。对他们而言,凌云子的兵法才是最实用、最贴合大明战况,这是毋庸置疑的。
  次师兄林宗武险些被跟至凌云山,只是在京城,英勇千户所又极为隐蔽,除皇帝外,一般人根本无法接触。
  即便是戎一昶、吴风等辈,也无法轻易进出千户所,这才作罢。
  如今,师兄林宗武南下去了江浙一带抗倭,情势大不一样了。
  这一层,也正是仲逸所担心的。
  “吴风为找到我凌云山,不惜在北漠一带为师兄下圈套,如今又有戎一昶背后布局,不得不防啊”。
  仲逸再次提到眼下的东南战事,他的担心绝非多余:“若戎一昶等派人到浙江沿海一带,意图对师兄不利,而后借机引出师父前来搭救,可如何是好?”。
  浙江不京城,即便师兄再勇,也是一个千户所的兵力,况且沿海倭贼出没,一旦师兄有意外,被说成是倭贼所害,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事关乎凌云山,关乎师父凌云子,仲姝不由的问了一句:“是否去凌云山,请示师父之后,再做定夺?”。
  京城距离凌云山路途遥远,目前也只是一种推测,即便师父知晓,除了去江浙一带,也无更好的法子。
  “师父静修,最好不要打搅,卫叔叔跟随左右,不能离开半步。卫展、阮怀若、章苏等,年纪尚轻,不得轻易下山”。
  一番思量之后,仲逸决定:此次还是自己做主:“师兄远在江浙,戎一昶身为后军都督同知,想必心腹不在少数,我们务必要尽快行事”。
  翰林院侍读,职责所在,仲逸无权过问军务,没有旨意,他更不得离开京城。
  “如此,由我亲自前往江浙一趟,**之后,在师兄千户所做个小卒,暗保护即可”。
  仲姝笑道:“凭你师姐我的剑术,吴风次不也断了一臂吗?师兄千户所麾下忠勇之士千余人,戎一昶、吴风等人,又能奈何?”。
  凌云子三弟子,仲姝的剑术、武艺在仲逸之,若论谋略,更非常人可,眼下,由她前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此次南下江浙,非但依靠武力,更要堤防小人暗作祟,切记……’。
  仲逸特意嘱咐:“此外,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对登岸的倭贼也要多观察,以了解其作战手段,而所用的兵器……”。
  仲逸说个不停,仲姝却莞尔一笑,缓缓前道:‘知道啦,我的小郎君、好师弟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