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土地公(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御医们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建议打扫屋里院外,又是建议熬制汤药。
  顿时,宫走道,一股浓浓的药味飘来……
  这日午后,一名资历颇老的御医建议:应将疑似瘟疫患者隔离起来,免得传染他人。
  何为疑似患者?不懂行医的人也能想到:头痛发热、咳嗽冒汗之类……
  御医的建议很快得到朝廷准许,锦衣卫立刻开始排查。
  这下好了,仲逸回到府,才换了身衣衫,一杯茶水还未喝完,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叫喊声。
  “仲侍读,既你头痛发热、还咳嗽,先不用去翰林院当值,好好在家养着,等完全康复之后再当值”。
  来人除了翰林院的传话人外,还有一名太监。
  很明显,他是从翰林院知道仲逸‘有病’的消息,之后再奉命来传达。
  这事闹的,原本想腾出半天时间都觉得难,现在倒好,想去也去不了了。
  与仲逸一样,接到类似告知的,几乎每个衙门都有那么几个。
  看样子,没个十天八天,甚至半月二十天的,怕是去不了衙门了。
  这里边,有确实身体不适者,但也有想在家逍遥几天的‘偷懒’者。
  说这话,确实有些冤枉了,仲逸苦笑道:“这,可真不是我的初衷啊”。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明日突然回翰林院,说是完全康复了,恐怕没人信。
  也罢,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家陪陪师姐,权当外出办差了,过几天后,一切如常。
  至于所谓的瘟疫,仲逸压根不必担心,当初在义村时,是因为一场瘟疫,才彻底告别了那里。
  那个时候,小难难只是因为向同伴炫耀:眼前的‘野菜’可以食用,结果却误食草药。
  当然,也是这些草药,使他免于遭灾。
  后来,在凌云山时,师父曾教导医术,尤其师姐,对草药的熟悉和配制,恐怕不那些普通的御医差。
  有师姐在,万事无忧。
  只是,今日陪穆一虹去香,怕是来不及了,反正有的是时间。
  …………
  次日清晨,城外山道。
  “穆姑娘,难道?这是你说的寺庙?我们要在这里香?”。
  仲逸指着不远处的土地庙,有些疑惑的向穆一虹问道。
  “这里只是路过,我们要去烧香的地方,在南山,还隔着几座山呢”。
  穆一虹笑道:“看来,你这位翰林院的仲大人,确实不常来这种地方”。
  眼前这个土地庙确实简陋了些,两壁以石块垒起,一块长石为横顶,里边一张小石桌,桌是一些贡品。
  这不是一般的简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