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先遣队(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军师慢慢悠悠,他倒是耐得住性子,说完话便坐回原位。
  耿攸军可没有这般耐心,见底下反应平平,他便“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怎么着?耳朵都聋了吗?军师说的没听见吗?谁愿意去?”。
  二十人?便装潜行,还不让带弓箭与长兵器,谁敢去?
  众人纷纷低头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商议一番,终究还是没有个结果。
  “启禀指挥使大人、军师,属下愿往”,宗武前几步,向堂的耿攸军与吴军师领命。
  “好,好小子,方才骑射给老子挣了光”,耿攸军笑道:“此次北征归来若能大捷,你是首功,本大人亲自为你折”。
  一听此话,底下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掂量着“大捷、首功”还有“指挥使大人亲自折请功”,这些话的分量,确实够诱人。
  “呵呵呵,现在想起来了?老子告诉你们,若是有那报销朝廷的心,等着了战场再说吧”,耿攸军狠狠叮嘱道:“此次这二十人的先遣队由林宗武林百户率队”。
  看着底下嘀咕不停,耿攸军只留下一句:“谁要是不服,现在都督府的校场还空着呢,不服的可以找林百户较量,否则给老子闭嘴”。
  哦……,不服来战?还是这招奏效。
  “此事这么定了,剩下的由军师安排,我在都督府这边有事相商,先走一步”,耿攸军摆摆手,便怏怏离去。
  众人将目光纷纷投向军师,只见他缓缓起身,开始部署:“此次行军,除了先遣军外,大家放出消息,我们这五千人只是打头阵,我大明还有十万的兵马严阵以待,随时可以出兵”。
  不知是揣摩了圣意,还是为了保住这五千人的性命,亦或是他与耿攸军另有安排。
  总之吴军师此举可为一箭多雕:既可牵制大部分敌军,如此即可判断敌情部署,同时为这五千弟兄挣得喘息之机,考虑到身后的大军,敌军必有所忌惮,而为了对付大军,他们必定会露出兵力动向。
  “军师此举甚妙,可若只是放几句话,恐怕敌军也不会相信”,宗武指指自己:“我们可以派人打探军情,难道敌军不会派人刺探我们的底细吗?若是一打听并未出兵的迹象,那我们这五千人可危也”。
  “好,林百户所言甚是”,吴军师总算是找到个懂兵法的:“指挥使大人已经请了圣旨,沿路各地州府县会配合我们,他们会在近期调动粮草,加强巡逻,同时北方敌军驻防一带的百姓也会后撤数百里,做出一副大战来临的紧张氛围”。
  宗武补充道:“而我们一路轻装前行,做出一副无所谓姿态,所带粮草辎重甚少,此举刚好证明我们身后有大军到来”。
  “对对对,正是如此”,吴军师心大喜:“看来这小子果真是个人才,不仅骑射了得,连谋略也非寻常,如此本事聚于一人之身,在如今这军,可谓是凤毛麟角”。
  如此总算是安置妥当,吴军师向众人挥挥手,这些人立刻领会,齐刷刷的告辞,作为先遣队的头领,宗武自然要留下。
  “那二十名敢死之士都已挑选好了,个个都是从鬼门关前捡回一条性命,这些都是参加过抗倭之战的,忠勇毋庸置疑”,吴军师特意叮嘱道:“只要你一声令下,前面是千军万马他们都能给你提几个人头回来,只是这谋略……,着实令人不放心啊”。
  “军师所虑甚是,属下定不会贸然行事,先谋而后动”,宗武知道吴军师考虑不无道理:“不谋而不动……”。
  “好好好,如此甚好,甚好,我总算是放心了”,吴军师好道:“不知林百户之前是何人指点,才有的这骑射谋术俱佳的本事?”。
  这话从何说起?总不能告诉你凌云山吧?
  宗武低头回应:“属下一直跟追林指挥使,自幼学些骑射之术,至于谋略嘛,也是翻些兵书,略懂皮毛而已……”。
  “原来是这样?”吴军师捋捋胡须,微微点头:“如此看来,林百户慧根不浅,将来定能有所作为?”。
  宗武自然要谦虚一番,二人随意交谈几句,吴军师便向宗武吩咐道:“方才指挥使已经安排过,你先去与那二十名兄弟碰个面,指挥使大人还要训话,军备已准备完毕,明日一大早趁早出发”。
  宗武急忙应着,心里却盘算起来:“若是按照这个安排,晚饭后还有些时间,正好去看看师妹与师弟”。
  都督府一间僻静的屋子里,耿攸军正亲自训示着底下的二十名敢死之士,当然还有他们的头领宗武。
  耿攸军大声问道:“若是前面发现敌军如何?”。
  “杀之”,底下二十人齐声应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