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谋后路,预人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着时值腊月,回家后多是亲戚往来应酬,一时未必有功夫过来,王琪就跟着道痴下了马车,进了院子,给王宁氏请了安,陪着说了一会儿话才家去。
  等到王琪离开,王宁氏便取出一张帖子出来。
  “谁家要办席?”道痴接过来道。
  腊月里,婚丧嫁娶的人家多,外九房虽只剩下祖孙两个,可是有些应酬还是要出面。
  王宁氏道:“十二房的请帖,腊月十二他们家摆酒请客。”
  道痴闻言,不由皱眉。
  十二房回到安陆之事,他已经听王琪提过。可是却没有登门的意思,自从十月份王崔氏来了那么一手后,道痴就打定主意不再登十二房的门。
  想到这里,他说道:“他们家怎么想起这个时候请客?祖母不用去吧,又不是红白喜事。”
  王宁氏道:“是喜事,纳妾之喜。三郎他爹要纳妾。”
  道痴闻言,道:“这也要摆酒?”
  越是官宦人家,妻妾之分越明显,为了纳妾,宴请族人,这动静有些大。
  王宁氏道:“瞧着这意思,三郎他爹是要留杨氏在安陆侍候婆婆,才会正经八百地摆酒纳良妾。”
  道痴闻言道:“是不是过了?”
  在朝廷清洗江西官场后,王青洪能得以起复,定是借了岳家的力。可是起复后,将发妻留在老家,带年轻的妾室上任,总觉得有些怪异。
  或许在旁人眼中,王青洪借着岳家的光,有裙带之嫌,背后少不得说三说四。可实际上,更多的是羡慕与嫉妒。就算有人说王青洪惧内,口气也多是酸溜溜的。要是能得个对前程有助益的妻子,人人都会盼着自己有机会“惧内”。
  这个时候纳妾,对那些京城有消息的人来说,王青洪就是不厚道,有忘恩负义之嫌。只是王青洪向来以才子自诩,不会承认自己是沾了岳家的光起来的,应该想不到这些。
  王宁氏道:“一个孝字压着,又能如何?总不能将那边老太太一个人留在老家。”
  道痴不过随口问一句,那十二房的事情实在没有兴趣,道:“祖母,纳星之喜,不用去了吧。”
  王宁氏摇头道:“我还是走一趟。不管怎么说,那边往返京城,替咱们捎带东西,理应道谢。还有上回的事,总要寻个说法,省的他们以后再啰嗦……”
  没几日,到了腊月十二。
  道痴不放心王宁氏,想要陪着她赴宴,王宁氏却是不许:“你既说了不登他们家门,就不要反复。我今日过去,也会同他们提及此事。到底是两家人,以后想要对我的好孙儿呼来唤去,我可容不得。”
  道痴无法,只好打发惊蛰雇了马车,请燕嬷嬷陪着王宁氏出门。
  等王宁氏出门,道痴就闲下来。
  百无聊赖之下,他就出了家门,溜溜达达地往西城去。
  别的不说,进京之前当铺这边要安排妥当。除了当铺,成衣铺与古玩铺也给开始准备。
  年前这个时节,正好有些生意不好的买卖人家关铺子倒闭的时候,可以趁这个时候买铺面。
  王琪那边的股份,他早就跟王琪提及,王琪当他是说笑,只说不参合。其实,等到他进京时,王琪身为世子伴读、三郡主未婚仪宾,也会跟着进京,想要请王琪看护却是不成。
  不过,王琪并不想吃独食。
  虽说同姓王,可他这个外房旁系子弟,与王琪这个宗房嫡支相比,压根就没有法子相比。
  借着王府的名头,可以拦住外姓人对当铺的窥视,可王家人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