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六节 这一块五吨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矿匠急了:“大河君,可不能融了,这是宝,这是咱秦国的宝贝。”
  白晖的护卫也喊着:“主人,调三百精锐,再调一千奴隶,咱们拼上一百条人命,这东西肯定能运到那河边。”
  “扎营吧!”
  白晖还能说什么,很显然没有人愿意把这块天然银给融了。
  就在这块五吨重的银块旁扎营,矿匠们则在距离这里一里的地方找了一处山石多,又有水的地方挖土垒石。
  很显然,这些矿匠准备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融炉,但肯定不是为了这块天然银,他们要测试这里矿石的质量。
  短短五天时间,这里至少有一百株巨树给砍倒。
  一间用三寸厚木板或是半圆木搭的木屋就建好了,其余的木屋还在建之中。
  除了这一块五吨重的天然银之外,又发现了数块小块的天然银,小块的天然银中最大的一块,差不多有二百斤重。
  接下来,银矿石块、发现的铜矿石块、铅矿石块开始在营地旁堆积。
  从处营地到北边的海边,不到十公里。
  白晖听着自己的护卫们每天出去探路,然后在计算着把这五吨重的银块运到海边的可靠性办法。
  然后说着说着就开始吵,吵着吵着就开始打。
  打累了,便会安静下来。
  然后第二天,几队人马继续出去探路,同时护卫着勘探队在四周探查。
  到了发现天然银的第十天,白晖头一次亲眼见到秦国的工匠如何从银矿石之中提纯银子。
  一条差不多一丈宽的河旁,工匠们搭了一架水车。
  石磨子是石匠现凿出来的。
  第一道工序:用石磨子将矿石磨碎,然后是第二道工序是放在河水里洗,留下的依老矿匠的说法,叫精粉。
  接下来,精粉与木屑粉混在一起开始放在炉子里烧。
  这里还没有发现煤矿,所以用的是木料在烧的。
  老矿匠对白晖说道:“大河君,这里应该有煤,用木料烧有些浪费了,这山林的木料挺不错,回头应该叫船匠过来看看,能不能造船什么的。”
  “在理,煤矿应该有,实在不行从福港往这里运,或是这里的精粉往福港运。”
  白晖说话的时候,老矿匠没回答,手上还在忙着。
  然后到了第四步,将渣银与铅矿粉一起烧,之后就是战国这个时代工匠高明之处了。
  这一步叫吹灰法,就是把铅银合金放在草木灰上熔炼,然后不断的吹气,可以将铅吹掉,留下的就是高纯度的银。
  这一招,并非银匠发明,也不是金匠或是铜匠的功能。
  这是战国一位术士在炼丹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所发明的吹灰法。
  丹士们不仅仅发明吹灰法提纯金银,还有水法制铜、水法制锌。
  要知道氧化锌的还原温度是九百零四度,而锌的沸点是九百零七度,仅只有三度的中间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