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累!累!累!(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落座,王翰和大家进行了10多分钟的访谈后,便到了媒体提问环节。
  王翰道:“因为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们众多,所以我们每一家媒体只有一次提问的机会,请见谅。谁有问题,请举手!”
  话音落,台下瞬间密密麻麻举起一片手掌。
  “有请《人民日报》这位美女。”
  记者起身,问:“您好翰哥,您好李凡,我有个问题,新考据学创立之初,您的动机是什么?”
  李凡道:“当时没有特别的动机,原因很简单,为了应对《博雅杯》的考试,机缘巧合下,便开始了这门冷门研究……”
  第2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据我们所知,目前对新考据学进行深入耕耘的学者中,普遍都是40岁以上的教授学者等人,是不是这意味着新考据学研究还是处于金字塔顶层,与普通大众或者学子无关?那再进一步说,国学普及还有希望么?”
  李凡:“基本上学术研究都是处于金字塔顶层的,我们对此的研究,能唤起少数人的兴趣,那就可以了。国学的普及不是一朝一夕……”
  ……
  第5个问题。
  记者:“请问,新考据学重要还是女朋友重要?”
  (现场笑声顿起。)
  “女朋友重要,因为我女朋友也研究新考据学!”
  记者再问:“那顾亚婷如果从未研究新考据学呢,那女朋友重要还是新考据学重要?”
  “抱歉,我不能回答你,因为之前说过了,每位记者朋友只有一次提问机会,抱歉。”
  (现场笑声、掌声起。)
  第6个问题:
  记者:“这个问题是问小玲老师的,据我们所知,李凡起初各方面都表现平平,那他的才华是什么时候开始展露出来的?”
  李凡打断道:“也并不是全都平平,也有一直很出色的地方,你们都知道了,我有两箱子情书。”
  众人笑声后,小玲老师道:“他一直很聪明的,但最初并不太努力,但经过了一个暑假后,他就脱胎换骨了,可能是顿悟!”
  ……
  提问环节一直到7点45才终于结束,但大多数媒体并没有获得提问机会。
  王翰:“我们新书发布会正式结束了,接下来是新书签售会环节,在这里,我们一起提前祝贺李凡新书一路畅销,为当今图书市场带来新的风气!”
  掌声落下,媒体朋友开始分列两侧,为准备购书的粉丝们让路。
  7楼楼梯口处,粉丝们正在排队等待着,为首的正是那位小姑娘。
  “我们新书签售会正式开始,请大家不要急不要挤,咱们春城站持续时间很长,只要你们粉丝不断,我们的签售会就不停!”
  王翰这句大话把李凡害惨了,他万万没想到家乡人民这么支持李凡。
  以平均15秒钟接待一名读者粉丝来计算,1分钟能接待4名读者,1个小时才240名读者而已。
  毕竟李凡不是那种右手拿印章左手拿印泥的人,他做不到和粉丝零交流并批量生产签名。有的明星签售会一天能签名1万多人,李凡绝对做不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