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辩到你无言以对(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前,李凡只是略微客气地说“可能是乾隆年间”,现在改口了,言之凿凿,也不客气了。
  王华道:“也可能是现在的工艺品,就是仿古而成,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尼玛,好讨厌,又抬杠。
  要是这么抬杠的话,给你们一根杠杆,你们都能把地球翘起来。
  李凡脸色徒然冷淡,他刚要说话之际,管彤道:“我觉得咱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对,为什么找各种角度来证实这件屏风的是假的呢,为什么不用事实说话,摆出例子,证明这件屏风是真的?”
  王翔道:“管彤这句话说得好,咱们走偏了,咱们现在是试图从各个角度证明这是赝品,如果可以,我们可以想出180种造假的可能性,这是怀疑过度的表现,我们换个角度,从正方向分析一下。
  李凡,你还有什么证据说它是真的,除了“驩”字。”
  李凡道:“其实这个“驩”字,结合整个屏风的品相就足够了,那好,我就再多说几句吧!首先请问,三位老师认为这件屏风是现代产品的依据是什么?”
  舞台上气氛有些怪,虽然不是剑拔弩张,但是却暗流涌动,大家说话声音很平和,但略带冷意。
  陆馆长:“这件东西就像之前说过的,哪哪都好,就是新啊。”
  李凡问道:“如果除了新这一点呢?还有其他依据么?”
  三位专家再次不语。
  李凡道:“首先,故宫博物院藏着一把康熙年间的太师椅,崭新有如初,比这件屏风看上去还新。皮壳的形成是有条件的,氧化是有过程的,保存得当问题不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故宫博物院看看。”
  李凡又扫了一眼屏风,道:“这件屏风上雕刻着著名的西湖十景,有谁知道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有观众举手回答后,李凡点头,指了指其中一面屏风,“大家知道十景中有“柳浪闻莺”,但这扇屏风上,为什么写着“柳岸闻莺”呢?”
  大家一愣,对哈,这个怎么没人观察到?
  李凡解释:“是不是有人认为这是赝品了?雕刻师傅“刀误”了?我告诉大家,乾隆元年就叫“柳岸闻莺”,这个“柳浪闻莺”是后人改的。这个在“彩西湖十景大折屏”上有明证,大家可以去看看。
  而且,风吹柳浪起,是基本听不太清莺声的。这,是我判定它是乾隆年前的证据2。
  大家再看,屏风中,这个“雷峰夕照”中有个细节,大家看塔身下面,用了大量的勾连技法,这个手艺已经失传了。
  ……”
  说了半晌,李凡看了看高达3米多得巨大屏风,道:“这如果按照赝品处理,得损失多少钱啊!”
  藏宝人喜上眉梢,连忙向李凡鞠躬:“谢谢李老师,谢谢李老师!”
  众人再次看向三位专家,三位专家面红耳赤。
  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单凭一个“驩”字就能解决的问题,李凡“不得已”又浪费了一翻口舌,这才尘埃落定。
  这时,突然间,但见陆馆长哈哈一笑,“诶呦,瞧瞧,咱们也打眼了,年轻一代人中能有李凡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难得了!
  我今天太开心了,人才啊!人才难得!”
  王华也拍了拍手,“国学天才就是国学天才,我给你点赞!”
  吴龙更是双手抱拳:“佩服!佩服!”
  ……
  这脸变的,实在让人猝不及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