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开幕(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完整篇文章后,陆丫丫突然冒出来一个莫名的想法,这篇文章会不会是奠基石一般的作品?
  她连忙摇了摇头,自己这是想什么呢,李凡又不是一代大师,只有大师才能开宗立派,大谈规矩。
  好吧,谁让李凡年纪小资历浅呢,这个非常让人无语的有色眼镜架在了所有人的鼻梁上,唯一能把这幅眼镜摘下来的,也就只有时间了。
  幸好的是,李凡目前所倡导的“新考据学”只是被低估而已,最关键的是,目前“新考据学”还只是个萌芽阶段。
  而李凡,则需要用他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他的学术水平,快速催熟这朵注定芬芳的娇艳之花。
  1日凌晨,《国学时代》名家专栏正式刊登了这篇《《新考据学》概论》,文章一出,广大网民彻底明白了“新考据学”究竟是什么事物了,它不是八卦新闻,也不是打假作品,他是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它甚至是枯燥无味的。
  于是,新闻编辑们的苦头来了,再胡扯的话基本没人信服了,这篇《《新考据学》概论》斩杀了他们的胡言乱语,同样,也给那些想要从事考据学研究的人们以引航指导。
  这篇文章的发表,暂时是看不到深远的影响力的,它的意义也需要时间去证明,不过,以李凡的话题度和影响力,李凡成功让这篇文章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
  2号这天,《全国青年学者大会》在晨华大学正式开幕了。
  晨华大学内,记者云集。
  各路网络媒体且不去说,各大电视台的记者也早早的便来此蹲守了。
  参加学者大会的可以说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但是精英未必名气大。要说最有社会知名度的还是文化圈子,毕竟今天会来一些知名作家学者。
  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江建民,像著名美女诗人潇潇,像国学泰斗盛源老先生……但所有人都没有李凡这小子有话题度。
  起码,这些职业记者们是这么想的。
  “注意李凡啊,千万别错过了。”
  “放心吧,盯得死死的。”
  ……
  “大家准备好了,别让其他同行抢了先。”
  ……
  “快看,李凡来了。”
  “快,别让他们抢了先!”
  ……
  呼啦啦,一大群记者扑了过去。
  “李凡,作为本次大会年纪最小的与会人员,你带来了什么议题?”
  “李凡,你能谈一谈你刚刚发表的《《新考据学》概论》么?”
  ……
  京视的几位记者望着不远处拥挤的人群,砸吧砸吧嘴道:“太low了,简直了。”
  “就是,还得是咱们京视,能稳住架子,等一会儿让李凡过来做个专访不就成了。”
  “嗯,一会儿拉个专访,李凡不得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