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两开花(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高燧可不客气,掏出一把匕首,拿着张春的脑门当磨刀石,蹭了一遍又一遍!活脱土匪附体。
  “老东西,你要是不写,就是不愿意欺骗鞑子,说穿了,你还是同情鞑子,这样本王可不能放过你!”
  张春一把年纪,算是绝望了,按照朱高燧的要求,将这最后一封密信写完。上面赫然写着,朱棣刚刚抵达北平,最少要十日之后,才能奔赴东胜。
  这封信被张家人通过秘密渠道送了出去。
  有趣的是,凡是经手这封信的,一个没跑了,全都被拿下。
  柳淳拿下了张家,就等于抓到了一切的源头,剩下就是顺藤摸瓜,看看能有多少收获了。
  张家为代表的晋商系统,北平的官吏士绅,当地锦衣卫,卫所的将领……柳淳开始果断清理,缇骑四出,到处捉拿。
  没有几天的功夫,监狱都爆满了。
  柳淳在处理这些人的时候,也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
  自从朱元璋开始,整个九边,就是帝国的垃圾堆。
  那些战败的俘虏,被老朱发配戍边,犯了罪的官吏,被赶了过来,地方的豪强也被老朱弄了过来。
  这帮人到了人烟稀少的边疆之后,就屯垦戍边,抵御北元。
  其实从历代以来,都是这样,为国戍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相反,是作为一种惩罚的存在。
  失意的,落寞的,获罪的,充军发配的,全都被赶到了边疆。
  因此这帮人对朝廷没有什么好看法,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逃跑,在洪武朝,军户流失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有的卫所空额甚至能超过一半。
  逃跑的人之中,多数进入内地,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跑去给鞑子当奴才。或许在他们看来,大明朝不让他们为所欲为,还不如大元朝好呢!
  有了这帮人彼此联系,再加上朱元璋对北元的经济封锁,使得走私有利可图。
  因此就在洪武朝末期,一些商人跟鞑子建立起了经济联系,大肆走私获利。
  靖难之后,朱棣入主应天,北方空虚,这几年又让走私生意达到了一个高峰。
  商人们拼命给阿鲁台送消息,就是害怕阿鲁台被剿灭,他们的来钱路子断了。
  弄清楚这些之后,再去看柳淳的清洗,就会更加清楚,别看他抓得多,可冤枉的真没有几个!
  柳淳在这边大杀四方,威风得不得了。
  那朱棣呢?
  他现在在正在进军的路上,策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
  朱棣曾经发誓,再也不坐船,可这次不但坐了,而且从南边一直坐到了辽东登陆。这一路上,朱棣翻江倒海,死的心都有了。
  朕当个皇帝容易吗?
  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朕也太辛苦了。
  朱棣把所有的账都记在了阿鲁台身上,你瞧着吧,这次朕要抓到你,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朱棣一路向前,使用的就是之前建立的补给营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