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臭弟弟,你卖便宜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淳含笑,“道衍大师真是与众不同。我提到了分工,提到了个人的技能……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时间的农业社会,让我们把很多阶段性的东西,当成了历史的必然,进而视作天理循环,这是不对的!”
  “比如说,治乱兴替,在我看来,就是农业社会一次次从发展到崩溃的过程。历代儒者,都觉得天下财富是一定的,这个看法在某一段时期是对的。可是,一旦走出了这个时期,就成了错误的。”
  “在先秦的时代,还是以青铜器为主,等到铁器出现,男耕女织的模式,才推广到天下。所以说,三代之治,并不是和儒者描绘的那样,相比而言,那是个落后的时代,至少在技术上,是严重落后的……”
  柳淳滔滔不断讲解着,可以这么说,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完全颠覆了几个人的三观。
  但是有这部书垫底儿,他们倒也没有那么觉得颠覆,反而是顺理成章,仿佛就应该是这样一般。
  “我们现在又走到了一个科技升级的阶段。”柳淳笑道:“在北平,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式的作坊,银行诞生之后,又出现了信贷资本,海外商人涌入,让我们知道在海外有广阔的市场。这些新的事物,新的知识,使用得当,就能促使我们走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像从青铜器到铁器一样,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斗胆预测,这一天不会太远了,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之内,就会出现。”
  众人深吸口气,不断消化着柳淳讲的内容。
  最先清醒过来的还是道衍,他忧心道:“柳大人,你所讲这些,老夫是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只不过这些话未必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所有人宣讲,老衲唯恐被有心人利用啊!”
  茹瑺跟着点头,“对,姚老所言极是,现在就怕一些宵小利用书中的观点,蛊惑人心,那样可就不好办了。”
  杨靖也跟着道:“柳大人,你提到了兴衰治乱,朝代更迭,也有很多颠覆传统的观念,我等能明白你的用意,可一些小民百姓,未必懂得啊!”
  几个人的担忧,柳淳早有预料。
  作为朝廷重臣,参与决策的主要人物,柳淳没必要跟他们隐瞒什么,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的确,他的一些讲法,会引来争议,甚至被别人拿来做文章。
  毕竟颠覆太多,会吓死人的!
  “你们提醒的有理,我这里也有准备,请诸位看看这个。”
  柳淳又拿出了一部书稿,这部的名字就简单多了,只有三个字“国富论”。
  他们翻开之后,发现柳淳将前面的一半几乎都给删掉了,不再讲什么国力啊,领导力啊,土地啊,百姓啊……转而只讲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工!
  分工能带来效率提升,而效率就是作坊工厂的命根子。相同的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就意味着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在竞争之中,就能够取得优势,进而得到丰厚的回报。
  与分工同样重要的就是科技,新的技术工艺,也是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作为一个雇主,不能仅仅将精力放在压榨工人上面,必须学会合理分配工作,进行精密细致的管理,同时鼓励工人进行学习,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删减之后的国富论,就比之前一版看着通俗多了。柳淳还举了大宁钢铁厂的例子,进行解释,使得新的国富论更容易理解。
  几个人看过之后,都哈哈大笑,“柳大人果然心思机敏。前一版主要是朝臣使用,这一版却是可以大行天下,让所有人一起来研读,妙,实在是妙!”
  他们正在商量着,突然有人从后门冲了进来。
  朱高炽和朱高煦,一人揪着一条胳膊,像提小鸡似的,把朱高燧提到了柳淳的书房,一起带来的,还有三本书籍。
  “师父,这个老三,真是没救了!”朱高煦破口大骂,“你瞧瞧他,干的是什么事情?他把您老人家的书稿给偷走了,然后拿去卖了!”
  “卖了?”柳淳吃惊道:“当真?”
  “这还有假,一共二百本,就剩下这三本了!”
  柳淳眉头紧皱,“三殿下,你就那么缺钱?几百本书而已啊!也值得拿去卖了?”
  朱高燧挣脱了两位兄长的束缚,辩解道:“师父,弟子是为了师父扬名,弟子可没想赚钱啊!我敢对天发誓!”
  他刚说完,就让朱高炽给了他一巴掌。
  “师父,别听老三胡说八道,他一本书卖了一千两!光是这二百本,就差不多有二十万两入账!这小子发了笔横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