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名动朝野(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怎么没帮忙?还不是东西太多了,没有法子。”
  “多?能有多少?”
  “陛下正在看的文稿,有三成是我整理的。”
  “你?陛下看的,是你弄的?”
  李景隆大惊失色,简直不敢认自己的妹妹了,这是多大的功劳啊,貌似他承袭爵位以来,都没干过这么露脸的事情。
  当大哥的不如妹妹,怎么有点脸红啊?
  这几天,在京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柳淳在长沙推行变法期间,跟太学生讨论的文稿,送到了宫里。
  最初老朱也没当回事,他只想瞧瞧,柳淳是怎么做事的,那些太学生又提了什么样的建议……可是当老朱真的翻开之后,立刻被里面五花八门的内容,给彻底吸引住了。
  其中提到的很多问题,就连老朱都没有料到,而且即便注意了,也一时没有答案,他只是觉得很值得思考……
  比如有关私塾教育的问题。
  柳淳就让太学生调查,总结入学儿童的性别……这个不用问了,九成九都是男孩子,遍观整个长沙,只有一处女学,能去读书的不光有钱,还要有名望地位,办学的人是当地的大儒,他最初只是想教导自己的孙女,后来陆续来了十几个女孩子,才凑成了唯一的女学。
  很多州府,干脆就没有女学这玩意。
  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女孩子读书,简直逆天了!
  太学生们最初都觉得不该让女人读书,但柳淳却让他们思索,让女人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妇人有了见识,就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常说相夫教子,要是不识字,怎么教导儿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总听说过吧?
  假如没有孟母,会不会有亚圣孟子呢?
  ……
  这个问题太有趣了,学生们有的说孟子是天授圣贤,没有孟母,一样能立地成圣。可也有人不服气,孔老夫子都四处拜师求学呢,孟子如何能例外?
  他们吵得非常激烈。
  柳淳并没有给出评判,他只是让把这个辩论记下来,两边的观点也都不偏不倚写出来。
  同样的争论所在多有,有个案子就是长沙府有几名猎户,在深山中迷路,被困在一处山谷,为了活命,其中三名强壮的,就把一名受伤的猎户给杀了,并且靠着人肉为生,过了五天,终于有人进山,把他们救了出去。
  柳淳就要太学生,担当一回知县老爷,断一断这个案子,到底这三个猎户,有罪没罪?
  老朱看到的,依旧是强烈的争执,有的人认为不管怎么说,他们杀人吃肉,就该死。
  可有人也说处在深山之中,杀一人活三命,何罪之有?
  但也有人否认,一命和三命,能说三条命就比一条命值钱吗?
  甚至有太学生觉得,身处山中,与野兽无异,人杀人该治罪,可野兽猎杀野兽,用得着治罪吗?
  ……
  这些答案五花八门,有些乍看很有道理,可有些仔细思量,也未必是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柳淳并没有给出答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