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神奇二人组(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位有三大特点,第一,他喜欢读书,在一大堆的勋贵子弟当中,他熟读兵书,滔滔不断,就连老将都比不上。
  第二呢,他长得魁梧,身材高大,相貌堂堂,颇为乃父的风范。
  至于第三,就是办事可靠,能力不俗,他几次替朝廷练兵,在校阅当中,都得到了最上等的评价。
  让李景隆跟着去,一来显示朝廷的重视,二来呢,也好调解方孝孺和蓝玉之间的矛盾。
  朱标仔细想了想,也觉得黄子澄的主意很好,就这样,李景隆和方孝孺,这个“神奇二人组”出发了,踏上前往北平的道路。
  这俩位还在路上跋涉,柳淳的高炉已经搭建完毕。
  他试着点火,开始炼铁。
  炼铁这项技术已经流传了太多年,工匠们还是很有经验的。
  怎么搭建高炉,如何选矿,如何煅烧,全都心中有数。
  柳淳能给他们的改进不多,只是两样,一是水力鼓风机,一是空气预热!
  很显然,炼铁的关键是温度,想要提高温度,就要让燃烧变得剧烈起来,也就是说,要提供足够的空气。
  人力风箱是远远不够的,水力却可以带来充足的空气。
  不过空气足够了,问题又来了,常温状态下的空气,进入高炉,会带走热量。
  因此呢,需要事先预热,把空气加热到几百度,再送入高炉,那才叫干柴烈火!
  高炉里的火焰,从最初的红褐色,变成亮白色,炽热的炉温让铁矿石融化,最终变成了铁水……
  “成功了!”
  柳淳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他立刻吩咐,让手下工人继续鼓足劲头儿,全力炼铁。
  把炼出了的铁锭储存起来备用,越多越好!
  工人们被柳公子的高炉惊呆了。
  过去他们炼一炉铁,几乎要十天时间,现在呢,压缩到了一天以内!
  这可不只是节省了时间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倭国的刀剑,十分锋利,一度远超大明。
  问题不是大明的技术不行,而是炼铁太废木材,大明只能使用煤炭,偏偏大明的煤矿含硫较高,造成炼出来的铁杂质过高,也就不堪使用了。
  而经过空气预热,大大节约时间,剩下了木材,也就不需要用煤炭了。
  其实柳淳清楚,最好的炼铁原料是焦炭,只不过技术的东西,一步一步来就好,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那就是妖孽了,会挨雷劈的。
  以目前白羊口的炼铁水平,除了预热空气一项之外,其余的,也就是大明中后期的程度而已。
  以明代后期的高炉为例,最多一天能产6000斤生铁,目前白羊口的产能在4000左右,柳淳计划再建造两座高炉,让产能尽快突破一万斤!
  柳淳这家伙的脑袋,始终和别人不一样。
  他光是疯狂囤积生铁,却没有进一步动作,可谁都知道,成品的利润远远超出半成品,光是囤积生铁远远不够。
  “铁匠,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铁匠!”三爷咆哮道:“我们需要能把生铁变成农具的铁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