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无序规划(下)(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浮空城的难处在于平衡居住与种植需求,两者最好都在地表,而钢厂同样只能在地表,随着人口增加用地矛盾会越来越麻烦。
  现在压一压,问题最终还是要解决。
  沈文剑在自己的天河虚拟实验室里倒是很容易捏出符合构想的形状。
  虚拟小模型看起来很简单,地下居住区的高度跨度超过五十米,楼层限高二十米,如此长期居住也不会太压抑。
  可是真的要动工改造,难度就太大了,先不说把普通人都赶到地面上,安全会更麻烦,五十米跨度的开放空间,支柱即使用法术加固土石都很难搞定,总不可能隔几个月派人去加固一次吧。
  还是要等材料学发展,或者找到个比较安全的落脚点把人放到地上去生活。
  一时半会的没有解决办法,只能先放下。
  秋收,本年度获得大米约一百吨、小麦少许,大约占年消耗量的25%。
  这部分由乐园一号自行分配,沈文剑在秋收后安排弟子入场,对田亩进行细致的划分,重新调整了牧场的位置。
  调整后从天上看下去要漂亮多了,一头是生活区,中间一条马路连接着另一头的牧场,马路两边是田,正中心是民兵驻地。
  经过两年低收成的种植与间期培土,重新规划后,明年能用于种植的田能有两百六十多公顷,也有相应的堆肥用地。
  按每顷(约古制17亩)两吨的产量,最终能收获五百多吨,已经超出幸存者的消耗,可以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公共的菜地和种植油菜。
  然而实际上因为人力的关系可能种不了这么多,总之能种多少种多少,多出来的田种牧草也好过弄个大而无当的庭院框着强。
  还是要鼓励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至于机器……水稻田真的不太好下机器,打谷的机器则已经有了。
  这些问题本来不该由玉剑山来管,奈何幸存者就这么点,大伙水平不行,很难指望他们自己去弄好。
  再熬两年,等大孩子们再学两年,类似的事情大概就能完全脱离玉剑山的管理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