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因为我努力(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一组镜头拍摄完成的时候,叶沉溪已经坐在监视器前,手抚在额,反复回放着今天从早一直拍到现在搞定的三十多组镜头。
  他们这部作品不是商业大片紧凑的节奏,也不需要镜头变化非常复杂,但30分钟一共也需要一百多将近两百个镜头组成。高投入的大荧幕电影那种一个镜头拍十几二十遍的情况在这里基本不会怎么发生的,没那么高的要求,也负担不起成本。
  “不舒服吗,叶总?”李蓉跟几位演员交代了几句,然后来到叶沉溪面前,看他的动作,还以为是身体抱恙的模样。
  “啊……不是,李姐,我在想这几个镜头。”
  “怎么了?感觉不太对?”
  “嗯,有点儿。”
  李蓉顿时有些怕,他见过不少大老板,习惯性地提出不满,但是并不会给你指一条明路,告诉你到底他希望怎样,最后由得你自己去琢磨,运气好或许能改过几次后击他的痒点。
  自然有时候也并不能。
  好在叶沉溪不是这样的人。
  “你看这几个。”叶沉溪调出来5个镜头,一一播放,然后说道:“首先是最后收尾,红衣一人饮酒醉的那个,我觉得最后可以把摄像机拉高,变成广角俯拍。现在最后停格是一个特写镜头,你看,细节表现的是慕容那种缅怀感伤的神情,但我觉得这个特写不应该用来结尾。之前影视摄影技巧课老师不是讲过吗,俯拍使观众可以以一种【帝视角】来俯视电影角色,在这样的镜头角色会变得相对渺小,让观众们产生一种【她很可怜】的感受。”
  “还有随着镜头拉远,展现出周围的环境,整个凉亭最后唯独剩她一人,周围是亘古不变的神山,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更能承托出她最终的孤独命运,我们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感觉。”
  这时老赵,华一明,慕容还有另外几个片组成员也凑拢了过来,没人插话,都在听叶沉溪一个人说。
  “还有这段,你看,红衣和绿笙的对白,两个人面对面对话,镜头来回调度过于频繁了一些,显得没有设计感,我觉得可以让红衣背过身去,也正好表现出她孤傲的个性,我们更能一个镜头涵盖两个角色,方便调度。”
  ……
  “再来看这个,这是一段打戏,看起来有点假,因为用了广角镜头吧?”
  “嗯,是的……”摄像组的同学回应道。
  “这是个过肩的广角镜头,会让远端的角色看起来变得小了,挥剑很明显砍不到的感觉,而且还有一个潜台词是让人觉得两个人实力不对等,你看,体型面差异都已经出来了。这里应该可以把摄影机的焦段换成长焦,压缩空间,拉近演员之间的距离,观众也会觉得挥剑能够真实地砍到。”
  ……
  “还有这一段,有个群众演员把主角身子挡了一小半。”
  “以及这一段,或许可以试着调整一下焦点,强调一下近景的角色,虚化远景,突出人物力度。”
  ……
  ……
  于是叶沉溪这么balabala几乎一口气说出来七八条,从个人主观的建议,到一些镜头运用的硬伤都说了个遍。
  一边还在草稿纸信手涂鸦,帮助表达一些具体的细节。
  慢慢地全组都围了过来,有种大课堂听老师讲课的感觉。
  “今天这几组差不多这些了。”叶沉溪把几个片段放完,最后手的作画动作也停下,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个人意见,大家觉得怎么样。”
  他尽量克制了平时自己在公司那种级对下级发号施令的语气和神态,都是把在场的所有人当做平等的工作伙伴来对待,措辞也尽量回避了一些确定肯定类的陈述用词,选择的一些带点儿商量感觉的如“可能,或许,应该,能不能”这样的语气助词。
  是试图营造一种大家商量着来的氛围,可惜,未遂……
  常年身居高位的气度真没那么容易改变,他也不是那种说话厉声肃然的那种人,而是春风细雨,旁观者听来首先会自然而然带着一种“他说的有道理,找不到漏洞”的魔力。
  况且在场的都是学电影相关专业的学生,懂行的,稍稍对一下监视器里回放的片段,有些再自己思考一番,知道已经拍摄的效果和他提出来的方案优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