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茶诗(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刻,滨城市的网友们也早已在茶人论坛上沸沸扬扬的讨论起来。
  “话说这次考评的论茶题目是什么啊?大家来竞猜啊!”
  “上一次考评的题目好像是评论春茶的优势……”
  “是啊!那个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很难啊!还要列举出不少于十种春茶的品种,以及它们和夏秋季茶的区别,看着都头大!”
  “嗯嗯,我估计这次题目应该更难,毕竟陈大师今年是咱们滨城的评审啊!”
  “啥?陈大师是评审?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啊?”
  “恭喜楼上通网!陈大师当评委的事情早就传开了,只是官方没有承认罢了!”
  “行了!你们都别聊了,赶快去刷新华夏茶人联合会的官网!滨城的论茶题目出来了!”
  “哦买噶!看到了,竟然是茶诗?还必须是古体诗!看这要求也太霸道了啊!”
  “我靠!真的吗?我这就去看!”
  ……
  与此同时,陆雨所在考场的大屏幕上也浮现出了考试题目。
  “论茶题目:以诗论茶。”
  “要求:以‘茶’为题目,做古体诗或词一首。”
  “必须有对茶的外形与人们对茶的喜爱;有对喝茶方式的描述;有对茶的功用以及品饮的描述。”
  “时间半小时。”
  读罢题目之后,考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几乎所有来参加考评之人尽皆一阵骚动……
  作诗?这到底是谁想出来的题目啊?
  不是茶人资格考评吗?怎么还要考作诗?这是要考文科状元的节奏吗?!
  网上也是一片热议……
  “我靠!今年这论茶的题目绝了啊!竟然是以诗论茶?!当茶人还必须要会作诗啊?”
  “半个小时做一首以茶为题的诗?这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吧?!”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题目很不错啊!咱们华夏这么大的国家连茶文化都没有,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些茶人根本就不想着创造属于咱们自己的茶文化。”
  “楼上说的对!古体诗是咱们华夏的传统文化,只有把茶和古诗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华夏的茶韵风情啊!”
  “好像有点道理,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么迅速,文化方面显然是落后了一些。”
  “哇咔咔,这题目出的好!估计这次应该是论茶阶段被淘汰人数最多的一次考评了吧?哈哈哈!”
  ……
  展馆四层,贵宾室。
  评审们同样也在看着这个题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