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我真是个小地主(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自己当年跑出来,那是一无所有,跟下南洋闯天下一个心态。
  HK顶级富豪们,有钱有势过得不舒坦吗?
  理念不合闷声发财就是了,非要这样背井离乡?
  黄玉莲轻笑:“资本、财阀为了赚钱都会逃避动乱和纷争,这是他们的属性决定了的,他们只会跟随资本利益去选择走向,HK历史上有过好几次移民潮,都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佘小姐这个生意点还是看得很准的,他们实际上戒心很重。”
  易海舟不说话了,他骨子里还是个华国人,和黄玉莲的出发点肯定不同。
  HK位置特殊,很容易成为碾压、摩擦的磨心,就像茶叔说过那样,这种地方的普通家庭,很容易被大时代撞的支离破碎。
  富人们倒是可以轻轻松松的跳避开来。
  这也许就是不少人拼命想成功的根源,手里的资本多一点,便多一分选择。
  只不过如果这时代车轮太大的话,绝大多数人根本没得选。
  好难得,经历过东欧、花旗国、东南亚的这些场景,易海舟居然会偶尔想到这些了。
  不过车队只快速的掠过这片工地,简短和安保执勤小队在车上交流几句,转向州府市区。
  虽然只是从两百多公里外不知名的小镇来客。
  但这家人俨然已经是土豪老财的存在。
  当初来这里的酒店看了索菲娅的浴巾掉落戏码,还觉得那样的酒店都挺高档了。
  易海舟和黄玉莲来为了查硬盘找黑客,对这座城市印象还不深。
  等到全家来考察州府城市的旅游产业时候,才逐渐体验到这座拥有大量华裔的州府城市特色。
  几十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是一片宁静。
  也到处都能看见中式古典骑楼建筑、庭院木楼,随处可见的华文招牌,华人长相。
  连靠海的河道上桥梁、栈道、庙宇,都充满了华国元素,而且是那种比较老派的唐人街风格。
  的确是很容易让HK人觉得亲切。
  在这座多年来都没有太大变化发展的城市里面转悠几圈。
  四辆宽大的陆巡就疾驰回环保新城那边。
  哪怕现在有了短途支线小飞机。
  易海舟还是选择顺着公路走这两百来公里。
  真的不同了。
  当初穿行这条路上,仅仅是个小杀手小保镖。
  现在必须考虑这是前往环保新城最主要的必由之路。
  两三架容量几十人的支线小飞机,无法支撑十亿美元级别的环保新城游客数量。
  按照初步预计要达到全年200万游客才能保证盈利。
  所以这条公路等于是环保新城的生命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