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个标准的逻辑问题,极难反驳。孙志张了张嘴,勉强道:“圣人皆有宿慧,乃是天授,自能生而知之!”
  圣人说的话自然都是对的,若是想驳斥这个,就是悖逆道、儒两家的基本原则。而既然是天授,自然没有治理过国家,也能知道治理国家的道理了。
  谁料梁峰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反问道:“礼从何来?真又何来?”
  “这……礼为人制,真从本我。”孙志没料到会被如此诘问,只得继续答道。
  “人从何来?我又何来?”梁峰又扔出一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简直就是无数哲学家探讨的终极问题,又哪是孙志这样的人可能答得出的。见对方一副张口结舌的模样,梁峰轻轻摇头,指向手边莲叶:“见莲叶者,谓之青;见莲花者,谓之红;见莲藕者,谓之白。然红莲白藕青荷叶,殊途同归。见者之分,却非本真之差,不过表相而。故渔父与仲尼同。”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渔父说应当顺从天理,回归本真,才能让世界得以正常运转。而孔子则想用礼法约束人们,让人懂得三纲五常,从而使世界正常运转。两人的“道”,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目的却是一致的,正所谓殊途同归。
  这是梁峰熟知的说法。在后世儒道释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要在这片大地生存,就必须做相应的改变。而对立统一,才是辩证法精髓嘛。
  对梁峰而言,这说法天经地义,但是对在座诸人,却新奇到了极点。谁能料到《渔父》也能做如此之解?可是仔细辩来,又觉得严丝合缝,无可反驳。
  魏晋之际,正是老庄之学兴起之时。不少大儒都在重新解构老庄和孔孟,或是用儒解释道,或者用道解释儒,两派虽然纷争不休,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在求同存异。而梁峰这番辩难,恰恰是一种崭新思路。红莲白藕青荷叶,岂不正是儒、道之别的本质?
  不过这比喻乃是三种。莫不是除了儒道,还有佛家?
  有人忍不住问道:“释可同此?”
  梁峰已经倚回了凭几之上,微微一笑:“大乘所愿,度化众生。”
  这样的话,他曾在王汶的雅宴上提过,然而此时重提,更显通彻高妙。未引一典,只是随意比拟,就能如此精辟的答出所问,简直让人拍案!这又何尝不是佛家的明悟之象呢?
  之前的轻蔑一扫而空,就连那些最不屑于梁峰容貌做派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此子明慧至极!比起他的侃侃而谈,孙志那结结巴巴语不成言的样子,简直让人鄙夷。司马腾也不由抚掌:“子熙所言甚妙!快快奏乐,当听他人如何辨之!”
  这次,流水带着杯盏停在了一个少年人面前。那人大概只有十五上下,拿起酒杯后,沉吟了片刻,便轻叹一声:“吾不如梁郎。”
  说罢少年饮尽杯中之酒,坦然坐回原位。
  此子可是温氏幼子温峤,速来有才思敏捷的贤名,没想到他都会自认不如!司马腾不由哈哈大笑:“子熙通达,温郎率直,都乃人中珠玉!如此清谈,当摆宴而庆!”
  说话,司马腾也不管他人,率先离席。众人自然跟随他向着一旁设宴的地方走去,唯有孙志面色铁青,僵坐不动。
  ※※※※※※※※※※※※※※※※※※※※
  梁少:跟我比装逼?呵呵
  感谢小伙伴们滴投喂,明天继续刷逼格!xd
  肉包滚滚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6-07-03 20:14:59
  何以谓南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0:20:16
  江枫qaq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0:24:54
  江枫qaq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0:25:03
  苍苍苍青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0:50:35
  苍苍苍青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0:51:23
  平芜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1:03:52
  蓝爵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03 21:21:43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