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后而立!(2 / 3)
空尚猛然间抬起头看着明觉,脸色阴沉的说道:
“苏晨,是他的弟子?”
明觉点头道:
“不错,唉,过去这么多年了,有时候,该放下的,也该放下了,出家人本应该以慈悲为怀,为何还要执着于憎恨?世间本无情,爱存天地间。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场缘分呢?而且如果不是发现苏晨修炼了易筋经,我们又怎么会知道呢?他跟我们少林寺,跟你我,都有缘分,也有上天安排的夙命。”
明觉说完,空尚有些沉默了,当年的恩怨,是该放下了,哪怕真的是杀父夺妻之恨,该放手,还是要放,心中一片净土,才能够让红尘一片净土。
“弟子受教了。”空尚双掌合十,深深的在明觉身前鞠了一个躬,神色严正且恭敬。
“我便代徒授徒吧,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苏晨,我也不逼你,你若愿意,便跟着我,我自会对你传道授业解惑,你若不愿,天大地大任你翱翔。况且你爷爷是我的徒弟,所以你更不可能做我的徒弟,无论如何天地君亲师的位置,不能乱了。我还是你师祖,代我徒儿教授与你。”
明觉虽然对苏晨很是关心,也很是在乎,毕竟这等不世天才,实在是少有,可是明觉还是要遵从苏晨自己的意愿。
“我愿意。不过我不能瞒您,师祖,我父亲身陷囹囵,我要入少林寺求武,就是为了救我父亲与水火之中。”
苏晨将这番话说给了明觉听,实事求是,他不想欺骗任何人。
苏臻目光有些湿润,亲情一脉难断,也断不了,看了苏臻一眼明觉心中了然,这一切,都背负在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身上,实在是难为他了,在自己眼中,他还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尘缘往事不过尔尔,你的心是净的,就好。天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求武求佛,都不在与外物的侵扰,一颗心足矣。”
明觉笑得很平静,这一切,他早就料到了,从苏臻进入少林寺那一天起,他就已经有所感知。
“多谢师祖。”
苏晨郑重的说道,这一声师祖的尊敬,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在这世界上,除了亲人之外能让他尊敬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静绝师太,一个是青城山的师傅,还有一个,就是眼前的师祖。
“你们爷孙两个聊聊吧,走吧空尚,跟我出去散散心。”
“是,师傅。”
两个人走出了房间,行至庭院之中,青葱绿柳翠竹生,百态春光不胜红,雅静幽苑,郁郁葱葱。
“师傅,这不像是你的风格。”
空尚安静的站在明觉身后说道。
“凡事别看的太近,也别太执着于眼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即是我少林弟子,就当以平常心待之。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我自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空尚答道。
“道理你都懂,不需我多言,二十年后,少林必为天下第一宗。”
“谢师傅点播。”
“无为而治,治也无为何须治?顺其自然,便是大道。哈哈。”
明觉大步走去,只留下庭院中静静思忖的空尚一人。
房间之中,苏晨出浴而席,与爷爷攀谈起来,聊到母亲的时候,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心痛。
“你走后,她的确在少林寺门前跪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默默的忏悔着。为儿消得人憔悴,你别怨她了,一个妇道人家,她也不容易,毕竟她是你母亲。有空回去看看他,别等到爷爷这个岁数,说什么都完了。你父亲在,也不会允许你这样恨她的。”
“我懂。” ↑返回顶部↑
“苏晨,是他的弟子?”
明觉点头道:
“不错,唉,过去这么多年了,有时候,该放下的,也该放下了,出家人本应该以慈悲为怀,为何还要执着于憎恨?世间本无情,爱存天地间。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场缘分呢?而且如果不是发现苏晨修炼了易筋经,我们又怎么会知道呢?他跟我们少林寺,跟你我,都有缘分,也有上天安排的夙命。”
明觉说完,空尚有些沉默了,当年的恩怨,是该放下了,哪怕真的是杀父夺妻之恨,该放手,还是要放,心中一片净土,才能够让红尘一片净土。
“弟子受教了。”空尚双掌合十,深深的在明觉身前鞠了一个躬,神色严正且恭敬。
“我便代徒授徒吧,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苏晨,我也不逼你,你若愿意,便跟着我,我自会对你传道授业解惑,你若不愿,天大地大任你翱翔。况且你爷爷是我的徒弟,所以你更不可能做我的徒弟,无论如何天地君亲师的位置,不能乱了。我还是你师祖,代我徒儿教授与你。”
明觉虽然对苏晨很是关心,也很是在乎,毕竟这等不世天才,实在是少有,可是明觉还是要遵从苏晨自己的意愿。
“我愿意。不过我不能瞒您,师祖,我父亲身陷囹囵,我要入少林寺求武,就是为了救我父亲与水火之中。”
苏晨将这番话说给了明觉听,实事求是,他不想欺骗任何人。
苏臻目光有些湿润,亲情一脉难断,也断不了,看了苏臻一眼明觉心中了然,这一切,都背负在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身上,实在是难为他了,在自己眼中,他还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尘缘往事不过尔尔,你的心是净的,就好。天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求武求佛,都不在与外物的侵扰,一颗心足矣。”
明觉笑得很平静,这一切,他早就料到了,从苏臻进入少林寺那一天起,他就已经有所感知。
“多谢师祖。”
苏晨郑重的说道,这一声师祖的尊敬,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在这世界上,除了亲人之外能让他尊敬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静绝师太,一个是青城山的师傅,还有一个,就是眼前的师祖。
“你们爷孙两个聊聊吧,走吧空尚,跟我出去散散心。”
“是,师傅。”
两个人走出了房间,行至庭院之中,青葱绿柳翠竹生,百态春光不胜红,雅静幽苑,郁郁葱葱。
“师傅,这不像是你的风格。”
空尚安静的站在明觉身后说道。
“凡事别看的太近,也别太执着于眼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即是我少林弟子,就当以平常心待之。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我自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空尚答道。
“道理你都懂,不需我多言,二十年后,少林必为天下第一宗。”
“谢师傅点播。”
“无为而治,治也无为何须治?顺其自然,便是大道。哈哈。”
明觉大步走去,只留下庭院中静静思忖的空尚一人。
房间之中,苏晨出浴而席,与爷爷攀谈起来,聊到母亲的时候,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心痛。
“你走后,她的确在少林寺门前跪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默默的忏悔着。为儿消得人憔悴,你别怨她了,一个妇道人家,她也不容易,毕竟她是你母亲。有空回去看看他,别等到爷爷这个岁数,说什么都完了。你父亲在,也不会允许你这样恨她的。”
“我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