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登科(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紫青目光划过一丝意外,这是一对怎样清透明亮的眸子,即使阅人多矣,这样一双干净灵动的眸子,也并不多见,围着他周身打量了一圈,这一身的行头,可都不是寻常的,可见紫安对他实实上心的很,想到此,开口道:
  “胡康,搬个杌子过来给张博惠”
  胡总管一愣,急忙挪了一个杌子放在杨紫安旁边,让蕙畹坐,蕙畹谢了恩,规矩的坐在一边,杨紫青拿起桌上的茶盏,浅浅抿了一口笑道:
  “说起来,咱们三个算是同门师兄弟的吧,所以,博惠也不要太拘谨了,今日咱们暂且忘了君臣之别,单叙叙师门之谊,倒也不错”
  杨紫安道:
  “博惠一向没离开过家里,故有些拘谨之处,还请皇上谅解”
  杨紫青摆摆手道:
  “昨天洪大人和朕说,博惠聪明机敏处更胜旁人,诗书学问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才令我起了好奇之心”
  博惠心里不禁暗暗腹诽,心道这个洪先生当着自己时,从来吝于褒奖一句,背着自己倒这样说,别人还罢了,还在他另一个弟子跟前这样说,岂不是给她找麻烦吗,想这位皇上定是要难为自己的,不禁打起十分精神听着,杨紫安打岔道:
  “洪先生一向对博惠非常严格,动则就罚抄,不瞒皇兄,弟弟也曾帮着博惠应付过先生的”
  杨紫青听的有趣,不禁笑了起来,看了博惠一眼道:
  “哦!果然严师出高徒,这不,博惠才以六岁稚龄,便得了童试第一,这里恐离不开洪先生的悉心教导,四书可都读通了吗”
  蕙畹一听,这是问自己,急忙站起来道:
  “通不敢说,略略知道些道理”
  杨紫青目光一闪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道出处”
  蕙畹道:
  “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意思是说,百姓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百姓,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
  杨紫青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拍拍手道:
  “就冲你这一番透彻的解说,的确当得起洪大人的一句聪明机敏”
  蕙畹不禁暗暗松了口气,杨紫青放弃了继续考究蕙畹,转头对紫安道:
  “既然你要在京里呆大半年,倒不可耽误了功课,明日你就到宫里的尚书房来好了,晨起和宗室子弟们自行读书,午后,朕会过去和你们一起习骑射,虽说四书五经重要,骑射也不可疏忽了,如今宗室人少,不过就那几个罢了,你来了,也能好生陪我一阵子”
  听到这场温馨的话,蕙畹不禁微微抬头看着两人,两人之间自然流露出一种温温的亲情,真挚的不似作假,在这帝王之家还真不多见,转念一想,大约平安王杨奇于危难中助小皇上登基,感情自是亲厚。
  不过尚书房读书,那么自己也要跟去的吧,这可是真真不太妙呢,想来皇上日理万机,想必等明年自己家去,过个一两年,也就把自己忘的一干二净了,遂定下心来。
  皇上和杨紫安叙了会子话,就有大臣来觐见,皇上放了他们出来,杨紫安自去了后宫给太后请安,蕙畹手里捧着皇上赏的一套内造的文房四宝,跟着引路的太监去宫门外等候,宫门处有专供等候的隔间,蕙畹去里面等着即可。
  一刻钟的时间,杨紫安就走了出来,原是临近午时,太后留饭,杨紫安惦记着蕙畹,故推辞了出来,两人上了轿,蕙畹忙道:
  “你可答应我去外面逛逛的”
  杨紫安笑了,刮刮她的鼻子,吩咐外面一声:
  “去会宾楼”
  外面的奴才应一声,蕙畹才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