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3 / 4)
楚虎忍不住担忧道,“那主公我们还要继续与他们联盟么?”
和秦王豫王他们联手给危险啊,因为晋王实力不强,上位的可能性也是最低的。
一旦晋王不能成事,那他们这些人也落不了好。
“当然得继续联盟了,亲兄弟那里说不定还能给我留一条活路,别的诸侯,怎么可能会留下我这个皇室子孙。”晋王声音平静道。
一条是必死之路,一条是还能看的到一点希望的路,在最差和更差之间,他只能这样抉择。
鲁逸有些诧异晋王能想的这么明白,除却他们主公外,别的起义军和异姓王们要是上位,的确不会留下前朝皇室的血脉,因为那会动摇他们艰苦打下来的江山。
与其费尽心机防备着,还不如直接灭绝掉前朝血脉,让天下人都彻底的死心。
反倒是秦王和豫王,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会给晋王留下一点血脉。
当然,鲁逸心里这么想,却不会这么说。
“晋王殿下如果想找一个靠得住的盟友,逸这里倒是有一个推荐人选。”鲁逸开口道。
“谁?”晋王和楚虎两人不由好奇道。
“齐鲁之地的琅琊王。”鲁逸吐字清晰道。
“他?”晋王眼中闪过一丝迷惘。
“琅琊王可是叛军啊。”
让他一个正统王侯去和一个叛军结盟,这个堂弟是怎么想的啊。
鲁逸道,“我从山东过来,一路上听到不少有关于琅琊王的事迹,琅琊王虽是叛军,却赏罚分明,只诛作恶之人,没有做过恶事的人只要不故意惹事,就不会被琅琊王针对。”
“山东齐鲁两地交界处原本有一个强大的起义军,在琅琊王来鲁地的路上和琅琊王打了起来,最后战败,琅琊王并没有杀战俘,原先赤炎起义军的首领,更是成了琅琊王军队中的一个将领。”
“由此可见琅琊王的心胸。”鲁逸道。
虽然他话里不乏有吹捧的嫌疑,但也是了解过晋王的。
晋王平时最喜爱珍贵瓷器,喜好奢华,但是性情比之别的皇室王侯却是温和的,从老晋王的子嗣们从他手下活下来就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晋王到了王淳之跟前不会被诛杀,这也是鲁逸敢提这事的底气。
毕竟自家主公鲁逸心中有数,那是一个对道德感要求比较高的人,如果不是身处乱世,他家主公绝对可称得上一声君子。
就算是在乱世,也丝毫不影响他家主公把自己的行事准则传播出去。
毕竟他家主公实在是太强了,实力堪称名将不说,更有明君之象。
鲁逸相信,这样的人不会在人背后捅刀子。
“琅琊王居然留下了起义军的首领么。”晋王呢喃道。
当时山东就起义军和琅琊王两股势力最大强大,谁赢了谁就可以得到山东。
但是赢了之后,还留下敌军首领性命的却是少有。
“琅琊王的心胸真有你说的那么宽广么?”晋王问鲁逸道。
鲁逸道,“我也只是道途听说而已,做不得准,还请殿下亲自派人去齐鲁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返回顶部↑
和秦王豫王他们联手给危险啊,因为晋王实力不强,上位的可能性也是最低的。
一旦晋王不能成事,那他们这些人也落不了好。
“当然得继续联盟了,亲兄弟那里说不定还能给我留一条活路,别的诸侯,怎么可能会留下我这个皇室子孙。”晋王声音平静道。
一条是必死之路,一条是还能看的到一点希望的路,在最差和更差之间,他只能这样抉择。
鲁逸有些诧异晋王能想的这么明白,除却他们主公外,别的起义军和异姓王们要是上位,的确不会留下前朝皇室的血脉,因为那会动摇他们艰苦打下来的江山。
与其费尽心机防备着,还不如直接灭绝掉前朝血脉,让天下人都彻底的死心。
反倒是秦王和豫王,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会给晋王留下一点血脉。
当然,鲁逸心里这么想,却不会这么说。
“晋王殿下如果想找一个靠得住的盟友,逸这里倒是有一个推荐人选。”鲁逸开口道。
“谁?”晋王和楚虎两人不由好奇道。
“齐鲁之地的琅琊王。”鲁逸吐字清晰道。
“他?”晋王眼中闪过一丝迷惘。
“琅琊王可是叛军啊。”
让他一个正统王侯去和一个叛军结盟,这个堂弟是怎么想的啊。
鲁逸道,“我从山东过来,一路上听到不少有关于琅琊王的事迹,琅琊王虽是叛军,却赏罚分明,只诛作恶之人,没有做过恶事的人只要不故意惹事,就不会被琅琊王针对。”
“山东齐鲁两地交界处原本有一个强大的起义军,在琅琊王来鲁地的路上和琅琊王打了起来,最后战败,琅琊王并没有杀战俘,原先赤炎起义军的首领,更是成了琅琊王军队中的一个将领。”
“由此可见琅琊王的心胸。”鲁逸道。
虽然他话里不乏有吹捧的嫌疑,但也是了解过晋王的。
晋王平时最喜爱珍贵瓷器,喜好奢华,但是性情比之别的皇室王侯却是温和的,从老晋王的子嗣们从他手下活下来就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晋王到了王淳之跟前不会被诛杀,这也是鲁逸敢提这事的底气。
毕竟自家主公鲁逸心中有数,那是一个对道德感要求比较高的人,如果不是身处乱世,他家主公绝对可称得上一声君子。
就算是在乱世,也丝毫不影响他家主公把自己的行事准则传播出去。
毕竟他家主公实在是太强了,实力堪称名将不说,更有明君之象。
鲁逸相信,这样的人不会在人背后捅刀子。
“琅琊王居然留下了起义军的首领么。”晋王呢喃道。
当时山东就起义军和琅琊王两股势力最大强大,谁赢了谁就可以得到山东。
但是赢了之后,还留下敌军首领性命的却是少有。
“琅琊王的心胸真有你说的那么宽广么?”晋王问鲁逸道。
鲁逸道,“我也只是道途听说而已,做不得准,还请殿下亲自派人去齐鲁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返回顶部↑